。
初音的未来发展战略,恰好也弥补了这方面的问题。
当顾莫杰规划的那个人工智能体系臻于大成之后,连5块钱都花不起的吊丝,和原先因为心里不舒服而不花钱的中产阶级,拿到的推送内容本来就不是一样的。dudu2();
这时候,还有什么可比的?中产阶级之所以花钱,是因为推送给你的东西比推送给吊丝的好啊。你难道不该掏钱么?
一旦解决了这个心中的块垒,区区几十块钱其实并不是问题矛盾的关键。而且如果真有一天正版用户从几百万的数量级变成了几亿人的数量级,那么哪怕把文学、游戏、音乐的单价降低十倍以上,总产值也是大有赚头的。
所以历史上的某点在面对竞争的时候,选择了每千字涨单价,因为其经营者知道这个网站已经被限死了,唾弃网络文学的人已经再也不可能进来了,只有提升单价涨利润。
而如今的初音买下之后,完全没有选择涨价——不涨又如何?顾总谋求的是一条数年之内把付费人数扩展好多倍的道路。
……
初音集团和人工智能结合的大方向,到了这一刻,已经无比明晰。
全人类其他人,去追逐深化工业和精神产业的3.0模式,量贩,大批量生产凑合的东西。
定做,不苟且,不妥协,留给咱初音做就好了。
而且目前来看,这个世界上在这一细分领域,初音还真是罕有敌手。
在分析用户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机器人秘书方面,就没有人可以赶上初音的脚步。
苹果公司的做法,按说是最契合初音模式的,但是IPHONE的平台规模制约了苹果的发展。毕竟SIRI是没法在用户数量十几倍于IOS的安卓机上使用的。
乔布斯死后,苹果也再无可以达到顾莫杰这种高度的人,懂得如何打好未来人工智能助手这张牌。
库克船长,终究只是守成之主。
除了苹果,其他公司或多或少在和初音的人工智能竞争中缺席了至少半场。
比如度娘和谷歌,他们在定制化人工智能的上半场——也就是让机器听懂人话,并且答对人类提出的客观题这个领域——和初音跑了个平手。
度娘和谷歌毕竟在搜索方面有多年先发优势和数据积累,这都不是盖的。
但是,在下半场的时候,度娘和谷歌纷纷发现再下蛮力也赶不上。
所谓下半场,是“让机器人听懂人话,并且答对人类提出的主观题“。dudu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