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以来,你们看公众号,你们上初音视频,是不是客均驻留时间明显变长、内容消费量明显变多?这个数据大家心里都有数的。”\r
顾莫杰这句话一出,大家又是一阵搜肠刮肚,然后发现好像真是这么回事!\r
“可是,这是怎么做到的?基于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的推送算法,已经弄了两年了,怎么一夜之间突然又进步了一大截呢?”\r
这个问题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声。\r
“唉,一群无知的人,难不成内容推送算法是一朝一夕、研究过一次就一劳永逸的?扎克伯格从07年开始试探内容的FEED流算法优化都5年了,还不是投入越来越大、研究越来越深。”\r
一个听众坐在第一排,摇头吐槽,声音并不响亮,只有左右几个人听得见。\r
这个听众,自然是度娘家的李老板了。\r
国内如今能够听得懂顾莫杰上面这番话关窍的大佬,也就剩李老板和马风了。\r
小马是听不懂的,因为藤迅在人工智能领域,一开始就走上了歧途。\r
台上的顾莫杰发威了:\r
“诸位,我觉得这个主题,我们今天有必要好好展开一下:看了刚才大家的反应,似乎有很多人觉得,内容推送算法的优化,已经差不多了,大数据的统计,也足够充分了。分析用户喜好这种事情,不可能做得更好——\r
我要在这里铁口直断,这句话完全是错的,而且掩盖了未来十年互联网世界发展的主流竞争方向。持有这种态度的公司,未来十年必死!\r
推送算法的优化,不仅远远没有到头,而且还将是下一个互联网时代最核心的竞争力,也是人类解决互联网自诞生以来那一刻起,就根深蒂固的盗版问题的唯一解药。是释放全人类内容创业动力和多样性的唯一解药。\r
甚至于,未来在这个算法上做到登峰造极的公司,会成为全人类所有导演、编剧、演员、作家、写手、音乐人、游戏设计师的救世主!会成为全球越来越多、未来有可能达到数亿规模的内容创业者的救世主!\r
今天,我们无论多么重视推送或者说FEED算法的人工智能程度,都是不为过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