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末段配送物流,也会被人工智能寻路的配送机器人消灭掉七八成人工工作量——而做传统电商,这些东西都是绕不过去的。
未来随着消费升级,个性化电商、定制产品的电商,才是我们这种以开源式设计平台著称的公司的希望,而不是趴到泥坑里和马风硬抢做不了几年的‘传统产业’。这一块,让给他们继续做就是了,我们只做目前还没有人类去做的生意!”
建设好了一个新体系没几年,这玩意儿就过气了,那还建设个屁?
如果这东西虽然寿命不长,但好歹没人干,那怎么说也得干一干。问题是马风和刘强冬已经把这方面干得很成熟了。
物流建设是一个方面,供应商管理也是一个方面,但两者面临的很多问题是想通的——等初音进场,事无巨细把体系建立起来,其中一大部分业务管理模式已经过期了。
叶维伦作为COO,对于这些赚钱机会被放跑,还是颇感惋惜的,最后尝试着挣扎了一下:“那也不能彻底放弃吧?刚才也说了,阿狸的菜鸟物流做配送机器人,寻路算法和规避算法还是需要深度学习,需要借调咱的技术研发实力的,为什么咱不能就专精这一点做好呢?那至少将来也有几倍顺丰快递的利润呢。”
“因为太繁琐。何况马风问咱的人工智能研究院要这方面的算法建设人才,也不是白要的。他选择了允许咱参股分享菜鸟物流,将来一起分钱。
咱投几个亿,外加全程提供人工智能方面的研发支持,占菜鸟物流20%股份。以后生产运营销售维护都归他们,我们技术支持完躺着分两成利润,也差不多了。”
叶维伦一听只要技术支持就躺着分两成,顿时不反对了。实体经济的东西,毕竟是很烦人的。
顾莫杰最后掷地有声地总结:
“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打趴了马花藤之后,其实对于初音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转型契机——在这一刻之前,我们在所涉足的领域亲力亲为,极力拓展自己的产业链供应链上的纵深厚度,从上游一直做到下游。
初见需要和硬件互推,我们就做初心手机,系统需要和内容分发推送平台互推,我们就做手机助手,游戏、音乐、影视需要和支付系统互推,我们就收购STEAM、自营钱包。
但是未来呢?我们还能刚插手电商,就把物流供应管理做一遍?插手搜索,就把传统B端电话扫楼式的销售部门建立起来?插手一切移动支付场景,就把外卖平台、打车平台、生鲜平台……统统做一遍?
这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