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内。历史告诉我们,在每次实体经济大萧条之后,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都会迎来一个**。一方面是由于政府会扶持文化产业、希望在制造业和金融业衰退的时候制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另一方面,大量的人在苦闷失业的状态下有更多的时间去看电影、打游戏。而且通过看电影打游戏寄托对现实生活苦闷的意-淫也会更多。1930年代好莱坞的初次崛起,靠的就是29~33年大萧条。
而且,文创产品公司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初创型公司投资回收周期很慢,极度依赖资本市场的融资——大型电影,可能要花两年时间去制作,才能卖,而这两年里只有拉投资过活。除非是Waterfall模式(可以翻译为‘人造瀑布模式’)那样,每年很多电影滚动拍摄、滚动上映的大型电影公司之外,小公司没有金融资本支持就是个死。
除了电影,那些音乐经纪公司、游戏公司、为文创产品提供包装的工业设计/美工设计公司、甚至网络文学公司,也都是这样的情况。只不过程度上比电影公司逐次递减。
而且刚才勇哥也说了,小布什很有可能不顾市场规律、没节操地宣布对金融市场救市;只要一救市,他们肯定会‘借鉴历史’,出台一系列文化产业和虚拟物品产业的扶持计划。这一系列强心剂一旦出来,不管效果怎么样,很多小公司肯定心理上会受到鼓舞,不容易被我们压价了。”
各方对于费莉萝这番经过详细沉下去、认真考察过的言论,都没有反对意见。顾莫杰在讨论列表上,也顺着费莉萝的意思,把一些优先级标高,并且划掉了一些暂时没钱去考虑的相对劣质资产。
收到了鼓舞的费莉萝,状态也渐渐起来了,指着列表上排在前列的一家大型电影公司说道:
“首先,这家叫‘传奇影业’的好莱坞独立电影公司,我觉得就很有收购前途。这公司是05年10月份成立的;其母公司叫传奇娱乐,04年成立。截止06年,传奇娱乐的资产估值大约在5亿美元,传奇影业大约占其中60%,也就是3亿美元。
更危险的是,传奇娱乐的投资者主要来自于华尔街的私人股东和对冲基金投资者,是典型的以私募基金公司为掮客筹措的。这样的公司,一旦遇到金融危机,抗风险能力很差,背后的股东随时都有可能信用破产而被逼撤资。”
顾莫杰轻咳了一声:“嗯——那个,我们不能光看谁会死,还得确保人家是优质资产。有资金链断裂风险的独立电影公司,好莱坞起码可以找出几十家,我们不可能都去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