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搞小一点。比如只融23亿,让出10%……”
叶维伦说完这番算计,所有高层都看着顾莫杰。
顾莫杰断然否决:“不行,区区20几亿,就要我10%的集团总股权?我还没贱卖到这种地步。何况,一两亿级别的小融资,我靠初音智能剥离出一部分智能硬件的概念项目,让老孟给我运作,也能骗回来。最终实际收益过亿也是轻松。
所以等闲三五亿级别的融资,如果要出卖集团股权,就不用考虑了。如果是二十亿以上的大融资,出卖的比例又太高了。我觉得我们还是再等等,先想想别的不需要动到全局股权的方法,解决扩张速度问题。”
叶维伦有些急,赶紧补充了一句:“我试探过红杉资本的人,他们很看好我们,只要我们松口,他们就愿意签订一个对赌。如果一年内估值和主要业务流量取得翻倍以上成绩的话,允许我们用两年期50%溢价出资赎回其中半数股权。而且这一条不附带任何其他条件。其他细节,还可以继续谈。”
这个条件,用外行的人话翻译一下。就是如果初音集团到2008年5月的时候,各项主营业务流量指标或者覆盖面综合数据翻倍了,那么红杉资本愿意让初音集团拿出15亿,赎回5%的集团股权。相当于把这5%作为“如果你太成功、说明我们低估了你,允许你用1.5倍于原始出资价格的资金赎回”的代价。
这相当于是拿到了10亿元年利率23%的贷款(两年复利50%)——如果做得好,才是贷款。如果做的不好,就变成股权,就像金融市场上的高风险COCO债一样。
一般而言,投资机构只有在面对市场表现非常强劲的企业时,才肯给出这么诚意的诱惑条件。
初音集团显然是这么一家绩优股。
叶维伦主动试探接触红杉资本,让顾莫杰有那么一丝不快,不过理智告诉他,是他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些离经叛道,让圈内的“正常人”都有些心惊肉跳所致。叶维伦只是有备无患,谈不上什么恶意。他也就没必要掀桌子追究,弄得大家都不愉快了。
当天的会议没有结果,顾莫杰也没有阻止叶维伦和海外投资机构继续接触。后来红杉资本和另外一家机构也继续报了TS,增加了“允许附条件回购”的比例,保证如果经营超标、回购条件达成、届时资金充裕的话。那么两年后投资机构最终在初音集团层面的持股可以下降到4%——这个数字比最初的5%又下降了1%。
顾莫杰还在寻找别的渠道,而认准了顾莫杰正面临多重巨头竞争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