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的鬼,贻误战机。”
“土木堡战败,主要原因在于朱祁镇无脑听从太监王振的建议,导致大军一直如同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看似第一罪人在朱祁镇,实际上的祸根在于大太监王振。”
“所以,在我看来,朱祁镇的失败,他老爹宣德帝朱瞻基要背上一大半的锅,当然,朱祁镇不争气也是事实,这没得洗。”
...
大汉。
刘邦看着光幕上的评价,哈哈大笑。
“大笑话啊,一代名君生出来个一代昏君的儿子,败坏一国之本,真是可悲可叹,又可乐。”
刘邦毫不吝啬讽刺。
“太监干政,绝对不可开先例,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啊。”
“因为太监打败了一场战争,又因为战争失败,被抓做阶下囚,成为千古流传的昏君典范,真是因小失大,太监败事的典型。”
张良也随之应和,道:“陛下所言极是。”
“想那当年始皇帝,何等雄才大略,在死后传位胡亥,不也是明君生昏君?”
“还有那大太监赵高,祸乱朝堂,指鹿为马,只是短短两三年,就败光了大秦的最后一点元气。”
“若是当年,谁说如日中天,气吞江河,扫灭六国的大秦王朝,气数只剩下短短三年,怕是会当成疯子,而不会当成反贼。”
刘邦颔首。
是啊。
当年始皇帝巡游,自己只是远远的见了始皇帝一面,就知道,大丈夫当如是也!
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何等的天潢贵胄。
但是在始皇帝死后,强横一时,在始皇帝心目中可以流传万世的大秦王朝,在昏君胡亥和太监赵高的配合下,居然只剩下短短三年气数。
最后更是毁灭在一群农夫手中,真是可悲可叹。
大明比之大秦,是幸运的。
大秦的崩坏,只在一夕之间,而大明,硬生生被朱祁钰挽回了气数。
这是扶大厦将倾的雄才君主!
最后却死在一个昏君手中,真是可怜。
刘邦突然发笑。
“也正是因为胡亥是个昏君,才有了朕的现在,他要是个明君,朕说不定还在当泗水亭长!”
“你们可不能真小看了胡亥皇帝,要是没有他败坏了大秦朝,你们还能是大汉开国元勋?还能在这喝酒吃肉享乐?”
“说不定天天劳作耕种,也填不饱肚子,早成了流民饿殍!”
樊哙也跟着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