璋自己就否定了李善长的提议。
“这件事,就不要再提了,伯温现在也是朝廷重臣,再做那等掘人坟墓之事,倘若传出去,那朝廷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朱元璋否定了这个提议。
李善长双手一摊,表示自己是真的没有办法了。
“陛下,给官员涨俸禄一事,实在不是如今的大明能够承受的起的。”
“咱们大明目前有两万八千多位官员,就算是每个人只涨一两银子,那也是两万八千多两啊!”
“况且,真的要涨俸禄的话,最少要涨三十到五十两银子,那样官员们的俸禄,才算是够用啊。”
“这多出来的上百万两银子,以朝廷目前的状况,真是负担不起了!”
李善长一顿分析之后,朱元璋只能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唉,既然如此,那涨俸禄一事,就日后再议吧。
先将咱之前说的,监察和政审等政策推行下去,至于奖励制度和惩戒制度,我会交给太子去办。”
“李善长,胡惟庸,你们两个,负责推行政审一事。
刘伯温,杨宪,你们两个,则是负责推行监察一事,尽快出几个具体方案,给咱瞧一瞧。”
四人听到这话,急忙领旨。
朱元璋知道,李善长和胡惟庸,是淮西贵族一派的代表,而刘伯温和杨宪,则是代表着浙东党派。
将这两件事分化下去,也可以让着两个党派之间,相互制衡,这也是帝王之术的体现。
刘伯温和杨宪离开皇宫后,两人同乘一架马车。
在车上,两人不禁感慨朱元璋拿出来的这些治理贪腐的政策,倘若真的推行起来,确实很有成效。
就是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
另外一边,胡惟庸和李善长,也是在感慨。
同时,这四个人,都在猜测,这些策略,到底是谁想出来的。
虽然猜不到是谁,但他们全都心照不宣的将朱元璋给排除在外了。
这位皇帝,那可是一位心狠手辣的主,对付贪官污吏,他怕是只能做到以杀止贪,以暴止腐。
至于这样高明的策略,那肯定不是朱元璋想出来的。
皇宫当中,等四位大臣离开。
心系国家的朱标,便迫不及待的找到了朱元璋。
“爹,刚才您把刘大人和李大人几位,都给找来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没错,标儿你怎么不好好休息,又回来了?”
“爹,这贪腐之事一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