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百九十六章 万国来朝(2)(4 / 5)

十人。

这些人都是他们国家的使者与翻译。

基本上每个国家就两个人,相当于大使带着翻译。

至于别的成员,如副使、参事、随从之类甚至都没有资格出现在这里。

有些是被外交部的人从其它通道接走,有些则是下一趟、下下一趟、下下下一趟.

“知院,下官等人幸不辱命。”

谭文学与章有为见到赵骏他们已经在出口等着,连忙疾步走来,向他们拱手行礼。

“嗯,你们做得很好,在巴格达的事情我也听说了,你们为阿拔斯的哈里发拨乱反正,数千人就击败了数万人,可谓是威震西方啊。”

赵骏笑着说道。

“都是知院给予了我们便宜行事的权力,那塞尔柱国在我们向他们邀请的时候,轻辱过我们,下官等人不敢辱没国体。”

二人谦虚说道。

“你们是礼部与外交部的骄傲,此次出使,国家与你们荣辱与共。”

“谢知院。”

三个人寒暄了几句。

之后他们为众人介绍起了这次来访的国家。

“知院、富相、文相、韩相,这位是朱罗国的使者普拉迪普。”

“这是我们大宋的四位宰相,这位是知院,这位是”

“你好。”

赵骏等人与对方握手点头致意。

这是政制院在使节团出发的时候,让礼部制定的礼仪。

因为后世握手礼是基于国际规则约定俗成的礼制,各个国家都不用教,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做。

但在古代肯定是不行。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国家专门的礼仪,有些是右手放胸口鞠躬,有些是双手抱在胸前鞠躬,还有些干脆就是握着对方的手亲。

如果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礼仪搞,那太麻烦。

而大宋的拱手礼应付几个人还行,应付那么庞大的使节团,三十多个国家每个国家抱拳拱手行礼,那胳膊会很酸。

所以经过商议,决定还是由大宋制定国际秩序,统一换成握手礼,以此减轻外交上的繁文缛节。

这些人来到大宋之后,会由礼部的人教他们一系列入乡随俗之后的礼制。

包括面见大宋高官的时候,主要行礼方式应该为握手礼,或者拱手礼都可。而在庆典活动面见皇帝的时候,就应该换成自己国家的礼仪。

当然。

有些国家的礼仪肯定不行,比如亲赵祯的手或者额头这种礼就算了,没有那种离远了点的礼节,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