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向清朝转移。因而眼下的印度半岛虽然黄金数量有,但实际上还是非常珍贵,主要依赖于拿香料换黄金,极少有出口。阇帝罗阇·朱罗一世觉得四斤黄金就已经是他能给出的高价了,哪知道正常来说,成本价格是三斤黄金,卖过来至少得九斤。五十尊的话就是450斤,换算成大宋价格就是每尊1728贯,总计8.64万贯,基本上是按成本的十倍价格在卖。不过这个价格实际上并不高,佛莲作为大富商,身家就数百万贯了,买个千来尊大炮都绰绰有余。关键在于黄金是宗教和贵族器具,常用于打造权贵饰品和神像,所以印度半岛的国家都是拿东西换黄金,很少会拿黄金往外换东西。这一下子没了450斤黄金,显然让阇帝罗阇·朱罗一世觉得有些难以接受。谭文学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不过看阇帝罗阇·朱罗一世的表情也知道,不过他没有说话,表情依旧很平静。大宋的火炮可不是那么好拿的,哪怕是二手落后的炮,那至少也是能发射的,放在中东和印度半岛,都是超越时代的产物,怎么可能价格低廉?更重要的是十倍价格卖火炮还只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后续维护和炮弹、火药。一门火炮卖1728贯,炮弹一颗怎么样也得3贯吧。火药配个1800斤,少说也得200贯。而且这还只是成本,卖到朱罗王朝来,各项数据都得翻倍。比如晚清时期,德国克虏伯厂卖到清朝来的炮弹一枚敢卖30-80两银子不等。各类零件如子弹箱一个35两,驮药弹箱马鞍61两,马上背炮用皮带零件70两,行军开路各项器具132两。林林总总加起来,一门价值2753两的75mm山炮,算上各种配套和300发炮弹,总价能达到1.2万两。这还只是75mm山炮,120mm半速射炮光炮价就是9000两,全套总价能达到3.3万两左右,并且运费就高达2万两一门。光绪13年12月,清朝大臣许景澄从克虏伯厂订购了50尊各种火炮,每尊价格从数千两到两万两不等,总价花了83.5万两白银,均价一尊炮1.67万两。大宋卖出去的都是落后产品,从造价和成本上都肯定不如克虏伯炮,但价格上却不能落后。人家敢加七八倍卖,大宋就敢加到十倍卖。这50门炮加上各种配套设施,总成本不到3万两白银,卖个30万两,不算过分吧。毕竟如今全世界就大宋有军火,属于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