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里海拔本来就偏高,多是几十米、百来米的高度。没过多久骑士就上到山顶,来到狄青面前翻身下马,单膝下跪拱手说道:“报,大帅,有朝廷急令!”“何事?”“尚不知,是诏书和政制院的手令过来,转运使请大帅回去。”“嗯,我知道了。”狄青点点头。他其实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次来之前赵骏和范仲淹也找他谈过。由于一些特殊原因,范仲淹和张亢已经不可能再领兵出征。所以朝廷打算让他担任这次进攻西夏的主帅。当时狄青非常惊讶,连忙推辞。他给出的理由是自己没有当统帅的经验,且非文官出身,景泰会比他更合适。实际上他说的也没什么毛病。狄青是从军伍当中崛起,一路从小兵升迁,最高的时候担任过宋辽战争东路海军总管。而那一战的统帅是范仲淹,他则属于偏师将领负责切断辽国后勤补给线。相比于当统帅指挥统筹全局,他确实没这方面的经验。另外就是景泰也非常善于兵事,又是进士出身,完全符合朝廷对于军事主官必须是文官的要求。但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景泰年轻一点的话。景泰是天禧三年的进士,只比范仲淹小两岁,今年五十七了,身子骨不是很好。历史上他就卒于明年,前段时间又生了病,朝廷打算召他回京,一来养病,二来他的功劳很大,升到中央担任兵部要职。因此从目前的情况看,想找一个进士出身,军事能力不亚于范仲淹和张亢的文官,显然就比较困难。反正赵骏是不太信任韩琦。那么唯一的选择自然就是从武将里面挑。而武将的话。还有谁比狄青更合适呢?于是赵骏和范仲淹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情况下狄青也无法推辞,最后只能领命。不过由于担心西夏那边警觉,所以西北这边暂时风平浪静。狄青也是秘密前往西北,只带了数百卫士,没有带汴梁的精锐大军。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宋夏边境四处视察,观察敌人的边境防御情况。现在朝廷的命令既然到了,显然就是他出兵的时候。一日后,狄青回到了延安府。永兴军路转运使王沿已经在府邸等着他了。当狄青进入延州州衙的时候,王沿出门迎接,先拱手道:“狄相。”“见过狄相。”其余永兴军路转运副使郭劝、鄜延路经略使刘平、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