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居心士人,既不奉公,更不守法,枉负经世之才能。
昔日大秦先祖曾颁布求贤。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今扶苏意欲效仿先祖。
然扶苏智短,不知如何开口,只能引用昔日李斯丞相所言。
地广者粟多,国大者才众。
是以泰山不让抔土,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故此,凡愿忠秦之事,建秦之功,为秦谋事者,皆可入扶苏之储君府,为官为吏,扶苏人微言轻,却也知晓,关东人才紧缺,绝不会将关东之才,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
扶苏所求贤士,不重出身,不重门第,唯重才能。
扶苏之愿,便是仕秦之士,能严明法令。
扶苏不私天下,亦不容任何人行私天下之举,尔等若是知法犯法,扶苏定会严惩不贷。
大秦始皇帝三十七年夏。
当把这份求贤令写完,扶苏心中其实很是忐忑。
他只是一个储君。
却意欲在天下颁布求贤令。
这属实是不敬。
因而扶苏根本不敢言秦孝公所说共治秦国、分享秦国的话,只能说入自己的储君府,望着这份求贤令,扶苏也不由苦笑一声,嵇恒这一番操作,可是将他架在了火上。
虽然心中很是不安,但扶苏依旧坚定下来。
正如嵇恒所说,眼下始皇巡行这段时间,是大秦这几年难得的安宁期,若是不在此时抓紧时间,多做一些事情,等到始皇巡行归来,地方再度回归原样,想再做这番动作,难度可就大不少了。
也很难为人相信。
而且
这次是始皇主动通知‘更法’。
嵇恒的建议,未尝没有始皇的想法。
想到这。
扶苏心中稍安。
他将求贤令的竹简放到火上炙烤一番,等到上面墨迹全部干涸,这才小心翼翼的卷上,用一根绳索将竹简牢牢套住,盖上了自己的印泥,这文书涉及面很大,决不能提前为外界洞悉。
等将一切做完,扶苏依旧没有休息。
他在思索如何提拔萧何等人。
正常而言,这是始皇需考虑的事,只是如今扶苏也开始上心了。
他第一反应其实是想将萧何等人提拔到朝廷来的,而且萧何之前本就被多次举荐,只是为萧何拒绝了,眼下将萧何提拔上来,也是情理之中,只是在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