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于滨海山川,言行尽皆秘密作为,此等暗流,纵有数十万大军,又能奈何?”
“然一旦我们公然在地方鼓噪生事,那便是主动曝光于天下,到时廷尉府与郡县官署联手之下,借机搜剿啸聚贵族,我等恐会损失惨重,一旦为秦廷知晓我们真正落脚,大军压至,就算能逃出生天,定也会元气大伤,这岂非自断双臂?”
“那你的意思,便是什么都不做?”何瑊不满道:“就这么干看着?看着嬴政耀武扬威,看着嬴政一人压得我们噤若寒蝉?”
张良沉默。
他沉声道:“我等世族复辟有鼓呼之力,民众亦有追随徒众。”
“然并未真的泛滥天下。”
“眼下以非常手段介入,更如饮鸩止渴也。”
“我等很早便定下一件事。”
“便是等到嬴政暴毙,大秦自顾不暇之下,才是我等机会,这次嬴政外出巡行,其实也并不算坏事,我等一来可借此机会,打探秦军虚实,二来也可观察嬴政的身体状况,加之这么舟车劳顿,长途跋涉,就算是常人身体尚且会有些吃不消,何况是嬴政这般宵衣旰食之人?”
“而且相较于这次巡行,我更担心是嬴政的祭祀。”
闻言。
何瑊粗重的喘息着。
最终,还是为张良说服,慢慢冷静下来。
他凝声道:“祭祀?这有何担心的?嬴政过往巡行不是都有过祭祀吗?”
张良沉吟片刻,不确定道:“我只是对这次的祭祀心有不满,秦前不久才公布公事,自称要‘修人事以胜天’,何以会在这时宣布祭祀舜帝、禹帝?这难道不奇怪吗?”
“舜帝何人?”
“五帝之中人品功德之最。”
“最孝慈,也最爱民,法度平和公正,是一个宽和有度的远古圣王。”
“因而祭祀舜帝是过往最正常的事。”
“而后却是要在庐江军的额彭蠡泽西岸登临庐山。”
“庐山何出?”
“《山海经》云:创之大禹也!”
“庐山实则是一座不具备宣教意义的大山。”
“而大禹是五帝之中,最具有事功精神的一位圣王。”
“也唯有禹帝被后人冠以了‘大’字。”
“这绝非虚妄之颂,实因其功业超迈前代,也是奠定华夏文明根基之人。”
“治水以救民,划九州而立制,设井田以安农耕,封国建制以明国家,设天下百官并常备军队以统诸侯.”
“凡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