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其是巫师。
过去对谶语的拆解十分灵验,因而在朝中地位超然,像是扶苏、胡亥等公子降生取名时,始皇都有曾询问过良相公意见。
眼下良相公率先开口,也是让不少人心生浮动。
他这番言论虽没直说天象是对大秦不满,但言下之意已十分明晰,这已将这次天象的降临归咎于始皇的施政不当。
有了身份特殊的良相公开口,其他日者星官纷纷进言。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上天有好生之德。”
“.”
一时间。
殿内充斥着各种附议声。
张苍位于殿中,他看了看四周,见无人开口反驳,眉头一皱,沉思了一下,选择站了出来,他躬身作揖道:“臣对《洪范》有不同见解。”
“臣认为《洪范》非是认为天下存在天人感应。”
“而是反对有此想法。”
“《洪范》是《尚书·周书》中的一篇,其主要用五行说来解释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及运动,然我通读此篇,并未感觉其文提出的是‘天人感应’,反倒更像是‘天人相分’。”
“五行,天所以命万物者也。”
“天地之用五行也,水施之、火化之、木生之、金成之、土和之……万物所以成也。”
“五行之为物,其时、其位、其材、其气、其性、其形、其事、其情、其色、其声、其臭、其味,皆各有耦,推而散之,无所不通。一柔一刚,一晦一明,有正有邪,有美有恶,有丑有好,有凶有吉,性命之理,道德之性皆在是矣。”
“也就是说‘有耦’‘有对’是带有普遍性的,是贯穿于天下人事和一切事物的,决定着事物的无穷变化。”
“对于这种普遍性,我认为它更符合道家的‘道’!”
“这个道是客观的规律,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实则都为‘道’所支配。”
“天地万物不得其常,则恐惧修省,固亦其宜也。”
“今或以为天有是变,必由我有是罪以致之,或以为灾异自天事耳,何豫于我,我知修人事而已。盖由前之说,则蔽而葸,由后之说,则固而怠,不蔽不葸,不固不怠者,亦以天变为己惧,不曰天之有某变,必以我为某事而至者,亦以天下之正理,考吾之失而已矣。”
“所以我认为良相公说的不对,《洪范》一篇文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