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六十二章 正本清源!!!(求订阅)(2 / 6)

,非是李斯变得糊涂了,而是大秦的这些朝臣已意识到始皇的身体越发不济,因而所有朝臣都开始趋于保守,趋于不犯错。”

“在这种风气下,始皇听到的看到的,更多是想听到想看到的。”

“久而久之。”

“整个朝堂趋于保守。”

“始皇在这种懈怠下也被日渐磨平了锐志。”

“改变。”

“是大秦过去无往不利的利刃。”

“然现在这柄利刃渐渐为皇帝闲置,大秦的问题其实只有一个。”

“便是始皇。”

“我能够劝说的了一时,却不可能一直劝说的动,人越到老年思维越会保守,也会因循守旧,也越会听不进意见,等真到了那时,大秦也将真正踏入生死歧路。”

“行路难,多歧路。”

“呵呵。”

嵇恒失笑一声,一口一口喝着黄米酒。

随后轻轻拍打着大腿,没有再去考虑始皇的事。

他只是一闲人,岂能面面俱到?

只要始皇的观念不扭转过来,不给自己做出妥协,大秦的局面就很难得到根本的改变,始皇太‘骄傲’了,他自以为自己一个人能完成所有事,一旦遇到自己完成不了的事,就会有意的将此事给搁置,也决然不容其他人踏足。

他不相信其他人,也不相信继承者。

不过人力有穷极。

这种想法最终只会害了自己。

也害了大秦帝国。

不过始皇临走时说的那几句话,还是让嵇恒颇感欣慰的,始皇就算已步入垂暮,但依旧还有着一腔傲气,然最终始皇会如何做,嵇恒并没有太多信心,因为他解释不了,也没办法解释。

他之所以敢说出那些话,是因为他知道秦汉之交,天下并无多少天灾。

准备说,直到汉武帝,天下都没有太过严重的水、旱、蝗灾,至于其他瘟疫、地震、山崩等灾害,至少这段时间历史上未曾记录,诚然能够被历史登记在册的,多是死伤数百万人的大灾,但这也侧面说明了,秦汉之交的一百多年,天下是没有波及范围很广,持续时间很长的自然灾害的。

这也给大秦锤炼新思想创造了条件。

天时地利。

若是大秦没有抓住这次机会,嵇恒心中多少有些遗憾惋惜。

等将黄米酒全部喝完,嵇恒才从躺椅上站起,迈着步子回到了自己卧室。

雪压枝头,发出咯吱响。

与此同时。

一辆辎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