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442 买办公用房(2 / 3)

鱼汤面。”西川哈哈大笑,旋即又变得严肃起来:“红军,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办个诗刊,刊登我们的诗歌,宣传我们的诗歌理念!”

恢复原来的《燕山诗话》?

“西川,如果我们要办诗刊,是办民刊?还是公开发行的?”骆一禾接过话题。

“如果办民刊,像陈东东他们那样,根本打不开局面充其也就是小圈子里自娱自乐。但如果公开发行,切别说能否拿到杂志刊号,更要考虑盈亏,光运营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咱们现在这点家底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

“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重点是办好燕山诗歌奖!”

听了骆一禾的话,西川沉默没有回答,戈麦却接过话题:“怕啥?咱们基金会不是还有上百万的资金吗?我看半个刊物足够了!想当初我们的《燕山诗刊》不就是几千块钱就搞起了吗?我看办的挺好!”

这里面数他最年轻,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

“我说戈麦,是不是最近被爱情冲昏了头脑?”骆一禾用一种调侃的语气说道:“咱们现在是有些资金,但你算过没有成立杂志社出版杂志需要多少费用?房子,办公设备?人员工资,以及印刷成本等等......而且我说句不客气的话,我们办的杂志十有八九是要亏损的!”

出奇的,戈麦没有反驳骆一禾的话。

因为这是事实。

现在燕山基金会的经费来源主要是靠一些诗歌爱好者的捐助,除了夏红军陆续投入七万块钱,最大的两笔捐助就来自香江的柳慧芳和台湾的余光中。

算下来将近100万,看上去挺多,但是要成立杂志社办刊物,那花费惊人。

现在连《诗刊》《星星》这样的老牌诗刊杂志都面临窘境,何况新办的?

夏红军没想到三人说着说着竟然说到这个话题上。

他沉思了一下说道:“出版我们自己的诗歌刊物这事我们燕山诗歌基金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不过现在暂时还以燕山诗歌奖为主,至于咱们的写诗歌理论,包括这次去高校的讲演稿整理一下,可以和《星星》出版社联系,发表在他们的杂志上。”

夏红军的话,骆一禾自然同意,最后西川也点点头,有些事情不能走太急。

“其实啊,我觉得咱们现在最紧迫的是给咱们基金会买些办公室用房!”

啊?

夏红军这话一出,大家面面相觑。

“喂,红军,你是不是准备要结婚,嫌你这地方小让基金会搬出去?”骆一禾半开玩笑半认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