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413 风波(2 / 3)

的事情拜托给西川他们。

广告之事总算解决,杨建设兴冲冲的准备赶回汉湖交差,临走前夏红军开车送他们几个去火车站。

“我和你爸通了电话,准备下个月初就在电视台打广告,现在厂里已经加班加点干起来,你爸还说准备再招聘一批女工。”在车上,杨建设坐在副驾上,说起厂里的打算。

夏红军听了频频点头,这两年国企日子不好过,但私营企业却蓬勃发展。

等车到火车站附近的停车场,夏红军刚准备下车,杨建设却从随身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一沓人民币交给了他。

“小军,你爸给我五万块钱做广告,有你帮忙结果只用了四万,这一万就给你。”

“小舅,给自家干活还要拿报酬啊?我不要。”夏红军笑着拒绝。

“瞧你说的,我还拿厂里工资分红呢......拿着!公事公办!”

“那.....好吧。”

夏红军接了过来。

咋也不要,就捐赠给燕山诗歌基金会吧?

夏红军这样想着。

送走杨建设之后,夏红军全身心的投入到诗稿的审核中去,投稿已经截至,现在就是通过三轮筛选,最终确定出今年的诗歌一二三等奖。

这时间很繁琐的事情,几个评委要相互沟通,各自说自己的评选理由,有的时候还会发生争执,还要和外地的舒婷和海子通过书信甚至电话来往讨论。

西川他们要上班,白天不能来,所以许多琐事都落在夏红军一个人身上。

哎,苦命啊.....

夏红军穿着大裤衩,看着房间桌子上的有些凌乱的稿件,不由得叹口气。

只不过让夏红军高兴的是,拍的那个西装广告在燕京电视台如期播放了!

小舅杨建设打电话来说效果挺不错,厂里已经接到燕京这边经销商的订单,厂里开足马力昼夜生产。

那就好.....不辱使命啊。

单让夏红军没想到的是一场风波刚刚开始。

......

.....

青华大学,教二楼电教室。

在八九十年代,电教室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条件的重要指标,一些重点大学吹嘘的往往不是他们学校有几个大师级教授而是有多少设备引流的电教室。

这样成为录像厅兴起之前大学生获得影视娱乐的重要阵地。大家接着练习口语,心安理得在里面狂看外国电影。

作为国内顶尖学府,其电教室也是一流的,杨牧青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