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377 去找尚仲敏(2 / 3)

到了红星二路找了个干净旅馆住下,然后就去《星星》杂志社。

接待他是《星星》杂志社的刘主编,当年夏红军被评选为“十大中青年诗人”,当晚在成都新声剧场接受颁奖的时候,是刘主编把奖状亲手发到他手里,两人后来还专门交流了对当今现代诗歌发展的一些看法,很是投机。

刘主编今年不到五十,看上去精明能干,他听到夏红军地想法立刻拍板,同意和他合作但有一个条件:将来的诗歌颁奖典礼必须在成都举行。

有点远啊,不过夏红军也同意了。

按照约定,《星星》诗刊将在春节以后刊登大奖启事,将来所有获奖诗歌全部在《星星》诗刊上发表,而出版社绝不干涉燕山诗歌大奖评委会工作。

“刘主编,你就不担心我们几个把握不住诗歌质量,将来评出的所谓优秀诗歌成为笑话?”夏红军半开玩笑办半认真问道。

“呵呵,小夏,你和舒婷可是当年选评出来的全国十大中青年诗人,怎么会看错?还有西川、骆一禾,号称当年燕大三剑客,都是青年俊才啊。”刘主编哈哈一笑,说完脸色却变得严肃起来。

“这两年许多优秀诗人出国,北岛、顾城、杨炼......当年十大青年诗人竟然一半选择离开,还有许多年轻诗人也纷纷搁笔,人才凋零啊.....譬如我们四川的尚仲敏、李亚伟都改行做生意去了。”

说道最后刘主编叹了口气。

“刘主编,你知道尚仲敏去哪里?有他的联系方式吗?”夏红军急切问道。

“说来巧了,我上个月在火锅店遇到他一次,他正和一帮朋友在吃火锅。”刘主编笑道:“我们还喝了了几杯,他给了我他的名片.....你等等。”

李主编说完,打开抽屉从一堆名片里找到一张递给了夏红军。

他接过来一看:成都烽火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尚仲敏。

呵......很高大上啊。

夏红军决定去找他。

第二天一大早,夏红军出了旅店,坐上公交直奔名片上的地址。

尚仲敏的公司位于成都电脑城,磨子桥为中心区域的“科技一条街”,当时在全国也赫赫有名,有“北有中关村、南有磨子桥”的说法。

这里和中关村一样,街道狭小两边商铺林立,全部都是电脑器材,夏红军好不容易找到磨子桥46号,这是一栋五层高的旧楼房,走进狭窄的楼道,每层都是各种电脑耗材公司,走到五楼最边头,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