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此点,已经有官员开始写奏疏,为前线将士们请功了,尤其是那些将帅们,更是成为了太多人表彰的对象,李凌作为北伐后勤保障第一人,自然也身在前列。
不过这么多人加一块儿,都没有作为主帅的英王孙璧在众人中的口碑来得高。无论是民间还是官场,几乎所有人对他都只有敬服,都认定了他是陛下诸位皇子中最出色的那一个,甚至已经有人开始变着法地鼓吹,英王才是最合适的储君人选了——当然,这很可能就是英王一党之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了。
而太子方面,此时却显得很是低调,礼部等衙门的官员,这回是彻底失了声,谁也不敢在这风头上去反驳孙璧他们的功劳,所以只能默然无声。
不过也有一些人抓住了此番大捷背后的一点问题,那就是官军对鬼戎诸部无差别的屠戮,这实在太过血腥野蛮,与儒家的仁德之说完全相悖。只是这些非议现在还只藏于暗处,只是有人还在编写着弹章,等着这股风气过去后,再拿出来攻讦英王。不过这怎么着也得等到年后了,而且效果如何,还真不好说。
随后,一个更让人感到惊喜的消息从宫里传了出来,皇帝在得知北伐大捷后,心情舒畅,多日的病症居然就不药自愈了。这让之前不少还担心皇帝龙体的臣子们又是一阵欢欣鼓舞,如此功劳自然也全落到了孙璧等将帅的身上。
可以说,此时孙璧的声望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最高点,现在若在京师问一哭谁是当今陛下诸子中最有才干,最适合接任皇位的一个,恐怕全城官民有九成以上会毫不犹豫地道出“英王”二字。
而对这些人来说,眼下除了好好过这个除夕年节外,最想的,就是什么时候北伐大军能得胜回朝,自己等能够远远地一瞻英王殿下的英姿容貌了。
而时间,就在大家的期待中快速过去,转眼已是真正的除夕夜。
万家灯火,处处鞭炮声。
这个年节,比之去年时的人心惶惶可就要热闹太多了,就是最近一直以来都有些幽暗的皇宫之中,这回也是灯火辉煌。
到了傍晚时分,宫门也没有因此关闭,反倒来了不少车辆,正是如今留在京城洛阳的诸位皇子都赶来陪父皇过这个年节。其中领头的自然是太子孙琮,然后是三皇子,敬王孙琦,再是六皇子,永王孙璘,再后面则是两位年纪更小的皇子,以及诸位皇女公主……
他们在进得宫后,一路之上都显得颇为小心,都没怎么开口说话,直到来到皇帝要与他们一同用饭的宫门前,引路的那些太监宫女或进去安排,或退下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