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到了他这里,听见这种话就跟听见了什么奇闻异事一样。
“哦,路御医,你请原谅,我不是这个意思。”
“行了,这些都无所谓,我要出宫,晚膳之前就回来。”
“出去行,派两个侍卫跟着。这是你能够出宫的唯一条件,必须得配合,不能再有意见。”
“好吧,听你的。”
路曼声带着两个侍卫,坐上了马车,径直去了醉仙居。
行到一半的时候,车夫回头告诉路曼声:“路御医,到了杏林书院了,要不要下车看看?”
如今杏林书院已经竣工完毕了,其后续设施也都摆放好了。每天都有不少的人在这里观望,尤其是那些大夫们,在正式进入杏林书院之前,都会到这里观赏一番。
路曼声拂开车帘,对外面瞧了几眼,杏林书院外围全都挤满了人,那情景可以用人山人海形容。
而围绕着杏林书院的两岸,也有不少的铺子和馆子兴起。听说这里的地价炒得非常的高,一些有眼力的商人早在数年前、这里兴建杏林苑试考试地点时就花大价钱买下了周边的地方。
还有一些大商人则是花高价入驻,舍得花钱,朝廷还有人,便能够分一杯羹。
杏林书院的开办能够为大尧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尤其是璐华城的百姓,虽然生活中可能带来了一些不便,但这个地方一定会发展更为迅速。
未来璐华城可能变得更为繁荣,但也有可能带来一定的麻烦。但这些都是发展的代价,从长远来看,这并没有错。
何况,天下的医术如果能因此得到更密切的交流,那对整个时代的医术水平也是一种提高。
在之前,路曼声曾经在飞鸽传书中和温书商量过这个事。
她很赞同路曼声的这个想法,尤其对于大尧的国情来说,以医术维生存,这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只可惜,这样的盛会她是看不到的。无论是明月堡还是神明宫,有太多的事需要打理,她根本抽不开身。
温书还感慨,有机会她一定要再来大尧走一遭。到那个时候,大尧一定是新气象了,与几年前他们见到的完全不一样。
她更没有想到的是,她没有来,她的宝贝儿子倒是替她来了。
或许这才是元宝来到这的用意。
他知道她的母亲想看到,所以他来了。
“不了,直接去……”就在路曼声要放下车帘的时候,不经意间看见杏林书院不远的地方,站着两个人。
其中一位就是早上离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