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妣的样子,女相心中一阵莫名厌恶,但碍于其身份又不好发作。
官员见女相迟迟没有开口,心中不禁更加悲伤,哭着喊道:“卫相!您若在不想想办法,小皇子他可就…可就…呜呜…”
这位官员是冯丞相手下的人,此次孟庸率兵杀入洛都时他侥幸逃脱出来,一路直奔大梁前来找女相求助。
“起来吧,来人啊,赐座——”
“谢丞相大人。”
官员从地上爬起,他迅速整理了一下仪容,小心翼翼地坐在了宫女端上的椅子。
“如今洛都情况如何?”
“启禀卫相,洛都与皇宫现如今皆被孟庸控制,小皇子与冯大人、冯贵妃也都被困在宫中。”
“姬驷呢?”
“额…太子的下落尚且不得而知,但传闻太子正躲在长安避难…”
“孟庸有没有说什么?”
“孟庸放出话了,要接太子回国,而且….而且他说若太子回到洛都之前有什么三长两短,那小皇子就…就…”
“哈?就什么?”听到官员的话后女相忽然笑了起来,只不过任谁都看得出这是怒极而笑。
官员默默地低下头没有继续说下去,全天下敢威胁女相的人,恐怕世上只有孟庸一人。
女相恢复先前的平静,说道:“他还说了什么?”
“孟庸还说,希望…希望太子回过后…能与小皇子与杨丞相坐下来谈谈…并且说…希望卫相能派人来见证此次对话…也好做个见证…”官员的声音越来越小,他几乎不敢直视女相的目光,若是说先前的那句话尚且给女相留了几分面子,那这一句就是赤裸裸地挑衅。
女相陷入沉默,官员坐在椅子上如坐针毡,此刻对他来说无异于煎熬。
文和公子虽然至始至终都站在一旁,但她却一言不发,仿佛女相与官员的谈话她全然听不到。见文和公子没有任何反应,女相不禁有些奇怪,她开口问道:“公子,周陈之事有何高见?”
自从上次行刺事件发生之后,文和公子与女相的往来变得更加频繁,二人像是达成了某种约定一般。周陈先前发生的一切里面自然有芸月阁的身影,能将一国太子赶出本国,文和公子也进献不少计策,若非如此,女相怎可能在接见周陈官员时也让文和公子在场。
见女相向自己发问,文和公子说道:“卫相当真是‘当局者迷’,局势已如此明朗,又何故问在下?”
“哦?愿请赐教。”
面对文和公子的主动靠近,女相感到十分满意。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