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归于天,恐怕自己也要追随先生的脚步去见在天的列祖列宗了……
“咳咳咳——”
随着一声咳嗽,唐帝将注意力放回到眼前。群臣依旧低着头,唯有一人半抬着脑袋若有所思。
看着那人,唐帝开口说道:“伯忠有何心思啊…咳、咳……”
王延庆听闻龙椅上的人喊自己,立马将思绪收回,恭敬地一揖:“回圣上,臣…在悼念先生。”
“哦?咳咳…七日之祭已过,你还有何哀思不曾寄托?”
“臣……”
王延庆忽然停顿了一下,仿佛如鲠在喉。随后,他艰难地吞咽一下,说道——
“臣对先生的哀思如涛涛渭水般不绝,区区七日岂能止?先生诞敷明德、泛爱博容,于中原危难之际挺身而出,驱除异类、力挽狂澜,方有如今中原之安稳!后又开寒门,引天下寒子竞相比试,一时间人才喷涌、百业兴旺,我朝亦从中受益匪浅,得贤才无数。而今先生临终之际……呜呜……临终之际竟…呜呜…竟以身为饵,诱两大宗师以身犯险,重创而归,此恩于我大唐可谓重如山。臣年幼时便视先生为一生激励自己的榜样,时至今日年今半百依旧如此。今朝先生一朝归天…呜呜…臣…呜呜…臣悲痛难忍、不胜哀思啊!”
说罢,王延庆竟难以自抑地痛哭起来,不停地用手擦拭着眼泪,其情之真意之切让人看了很难不为之感到伤痛。
见尚书大人声泪俱下,百官也跟着哭泣,纷纷举袖擦眼,霎时间,朝堂哭成一片。
看着群臣哭哭啼啼的样子,唐帝心中一阵冷笑——
哼!一个个演得倒挺真,就是不知朕走的那一天你们会不会哭得像今天一样!
尹敬廷闭着眼睛默不作声,他并未像其他官员一样跟着王延庆哭。
唐帝看着百官装模做样,心中有些烦,无力地挥挥手说道:“退朝吧…咳咳…要哭回家里哭去…咳咳…”
随着小太监尖锐的叫喊声,百官跪地长喊‘吾皇万岁’,而后起身欲退出朝堂。忽然,龙椅上又传来一句问话——
“常之山呢?”
唐帝定住身形,疑惑地看着下面的群臣,目光来回扫了几遍确定没有发现常之山的身影。
王延庆嘴角不着痕迹地微微一笑,像是终于等到了什么不可错失的良机一般,道——
“回圣上,常将军……家中有喜。”
“有喜?什么喜?”
唐帝感到有些奇怪,按理说常之山家中有喜事他应该知道,为何直到今日早朝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