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467章 吞并三韩(2 / 6)

舍弟诸葛亮 浙东匹夫 5711 字 9个月前

骑兵,护送邴原等人突围,去乐浪郡,将来任由邴原治理乐浪,带方,不必再听命与他,不管襄平这边最终战局结果如何,也不用他们来报仇。

而作为交换条件,就是希望邴原带着公孙康的一个儿子突围,别留在襄平了。这样无论襄平这边的公孙军结局如何,公孙家又多了一点“分散投资”,而且能确保公孙康本人这一支,也有亲儿子血脉留在外面。

邴原当年就是为了救刘政,才给公孙度效力的。十几年前,邴原还是隐士的时候,藏匿了辽东大儒刘政,而公孙度下了通缉,要追杀刘政。

最后邴原以自己到公孙度手下做官作为交换条件,换取公孙度赦免了刘政,然后邴原才委托了当时也流亡在辽东的太史慈,偷偷开一条海船把刘政送去了对岸的东莱。

换言之,邴原对公孙家本就没什么感情,他只是出于名士的信守诺言,说了的话就要做到,才卖力了这么些年。汉朝的时候,很多名士还是非常看重名声和信义的,哪怕死了也不能违背承诺。

现在公孙康愿意放他自由,他当然乐意,就答应了这个条件。

邴原本以为都跑到乐浪了,肯定不会被追杀。以后大不了就化外隐居,慢慢改善乐浪的风俗,把当地治理归化得渐渐向中原靠拢,也算是一件足以载入史册的功德了。

谁知道,周瑜的航海能力那么强,直接越过黄海追杀至此,这跟谁讲道理去?

邴原怀着心事,安慰了公孙晃几句,正要让人把这孩子送回府中。

但公孙晃虽年幼,毕竟也是出生于诸侯之家,虚岁九岁,就已经略懂这大争之世的残酷,他看邴先生这般为难,也猜到守城希望或许不大。

他出于恐惧,竟提议道“先生,若是这乐浪郡实在没法守,不如跟周瑜谈谈乞和的条件?只要他肯放我们走,城池留给他也无妨,大不了我们去更南边的韩濊腹地再建根基,从头开始。

小子年幼,军中也没多少人知道小子身份,只要先生帮着遮掩,想来能够蒙混过关。”

邴原闻言,眼神一亮,意识到这也是一条出路。

既然公子肯隐姓埋名,不立旗号,服软走脱的可能性倒是大了不少。

乐浪郡也不是什么富饶之地,没什么非留恋不可的理由。再往南找块蛮荒之地开荒,建设个十年二十年,也跟这儿差不多了,何必把性命搭在这里送掉?

邴原思忖一番,便对公孙晃拱手“既如此,老夫自有分寸,有机会自会与周瑜谈判。为今之计,只是还有一点难处——

按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