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25章 长安的贵人们很有钱啦(2 / 6)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5068 字 9个月前

饲料;而失去了秸秆作为燃料,那么本地人就要多多砍伐本就珍贵的白刺与柽柳等灌木;失去植被,绿洲就会萎缩,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每一种产出,都需要牺牲本地本就不多的资源,无论是水源、植被又或者是人力都一样。

更不要说这周边没有石炭、没有铁矿就连黑油(石油)也没有,只有一个玉石矿,规模不小。可惜的是,位置在敦煌以西的山区,开采条件很差,更不要说如何在沙漠中大规模运输。

在方重勇多番考察以后发现,沙州本地的开发,似乎已经到极限了。如果想在沙州刺史这个位置上安安稳稳的干四年,还能干出点政绩来,那就别打本地物产的主意。

正在这时,提着个篮子,刚刚跟方大福一起去罗城买菜回来的阿娜耶,就忧心忡忡的走过来说道:

“郎君,罗城里面好多人都在说使君是劳民伤财呢。准备了那么久,吐蕃人都没来,又不放豆卢军的士卒回去务农,外面骂郎君的人很多呢。”

“这些都是别人放出来试探我的,不用管。”

方重勇摆了摆手说道,一副无所谓的模样。

豆卢军士卒一下子拿了去年的冬衣和今年的春衣,有个屁的怨言。把本地驻军安抚好了,方重勇才敢继续住在药泉这里。要不然,本地丘八一旦哗变,那就要大变天了!

沙州的豆卢军,瓜州的墨离军,其实最开始都是吐谷浑旧部组织起来的。

“豆卢”意为归义,“墨离”意为狼,这两个词都是吐谷浑那边的方言。沙州本地百姓当中,有不少人都是汉化以后的吐谷浑人,改了汉名而已。

他们对于本地很有归属感,但愿不愿意无条件被大唐使唤,还要两说。

一旦大唐中枢的补给不到位,这些人很难说还有多少忠心。

最明显的一个证据就是,安史之乱后,西北诸军皆返回关中,赤水军更是第一个赶到关中的。但豆卢军和墨离军,却没有动,而是在吐蕃的攻势开始之前,便退守沙州,没有跟着一起前往关中。

带着吐谷浑残部浓厚印迹的豆卢军与墨离军,不想去救大唐,这便是所谓的人之常情。

方重勇很明白,所谓的“忠心”,都是有条件,有边界的。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忠心。军饷不到位,就不会有奋勇杀敌的军队。给多少恩惠就办多少事情,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种买卖。

方重勇觉得自己这个沙州刺史,在豆卢军中应该很有号召力,有怨言的是本地大户才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