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21章 钱!钱!钱!(2 / 7)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6149 字 9个月前

方。

正因为如此,所以哪怕明面上扬州府商税收得很少,“入埠”的费用也不高,但本地依旧会想方设法的盘剥商人与百姓,以供养国家。

该交的钱,一个子也不能少!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然而郑叔清却不明白,朝廷最近“请款”也太踏马多了!这该不会是有人故意在整他吧?

习惯刁民害朕思维的郑叔清,忍不住心里犯嘀咕。

这一连串的请款,可谓是把扬州府积累多年的府库给搬空了。什么兵器啊,铜镜啊,纸张啊,这些玩意一个不剩的全搬上了漕运的货船。

和籴所需绢帛,那不给是不行的,不能让圣人在长安挨饿。

扩建华清宫,那也是不给不行的,不能让圣人没有地方洗澡泡温泉。

充实内库,还是不给不行。

再穷不能穷内苑,再苦不能苦圣人。要是圣人没钱用了,这样的事情传出去多丢人啊。

圣人出巡灵州,那一批加急的绢帛早就给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估计是给那些草原蛮子。

还是先缓缓吧。

至于边军,反正拖欠春衣冬衣也不是一两回了,先欠着吧。

桌案前的郑叔清在心中盘算着,忍不住伸了个懒腰,一肚子苦水不知道跟谁去说。

本以为来扬州府是优差,结果这里的花花世界没享受着,反倒是拼死给圣人捞钱把人累了个半死。

而且事情还没整利索!

朝廷用钱如江海,而地方筹钱如锱铢。用得多赚得少,铁打的也顶不住。

边军的粮食基本上都是所在地自己解决,但是军饷这一块,都是以“春衣”和“冬衣”的形式发放的,很少直接给绢帛或者铜钱。

边镇造血能力不足,哪里有那么多绢帛发放?只能靠中原持续输入。

而所谓的“春衣”和“冬衣”,也并非都是军装,甚至都不是成品衣物。很多时候都是发一些半成品的布料,直接给裁缝就能做成衣服。而“冬衣一套”这种军饷,其中包括的不仅仅是衣服,还包括鞋子帽子。

也不保证是全新的,旧衣服就按折旧的价格算,自成体系。

如果要发军饷,那么就要提供专门的货物,尤其是扬州府比较畅销的绢帛、织锦等物。这些确实比较难搞,因为扬州府虽然有很多规模不小的纺织工坊,但一直都是被朝廷这么持续索要,府库里的存量并不多。

这些工坊属于国家不假,不过其中的织工很多都是为了“学技术”而来服色役的,人员流动性极大!生产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