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63章 河西事,唯吐蕃而已(2 / 5)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4886 字 10个月前

上来往过密。

“确实如此。”

王忠嗣很是矜持的点点头。

没错,他确实是在河西待了几年,但比起牛仙客,他对于河西事务,可以称得上是“无知”。

既然“无知”,那就要去找“专业人士”来请教,所以王忠嗣对方重勇的主意非常赞同。现在多准备一些,等到了凉州后,就不会吃闷亏。

“河西事,唯吐蕃而已,其余不值一提。”

牛仙客叹息说道。

王忠嗣面色微变,他父亲王海滨,就是死在吐蕃人手中。他自从军起,与之交手的敌人,也都是吐蕃人。

王忠嗣年轻的时候在河西三年,以敢打敢拼著称。但若是谈起对吐蕃人的研究,那还是相当片面的,了解得并不深。

“吐蕃军与唐军相比,如何?”

方重勇好奇问道。

“松赞干布遣禄东赞使唐,给太宗皇帝带去一件名贵的鹅型金铸酒器,其鹅黄金铸成,其高七尺,中可实酒三斛。”

牛仙客幽幽说道,并未直接回答方重勇的问题。

松赞干布那都是百年前的吐蕃领袖了,而送的这件酒器,则打破了方重勇的幻想。他从前一直以为是文成公主带去的唐代工匠养肥了吐蕃人,令其掌握了先进的冶炼工艺。

但听牛仙客这么一说,似乎并非如此。

“吐蕃枪细而长于汉者,弓矢弱而甲坚,人皆用剑,不战,负剑而行。有乌朵为辅,进退自如。

吐蕃军备又岂止是不弱啊。”

牛仙客对方重勇解释道。

“乌朵为何物?”

方重勇发现了一个陌生的词汇。

“乌朵也叫俄朵。

是用吐蕃牦牛毛搓捻成粗毛线,再编织成毛辫。

毛辫上端有一个三寸的套环,使用时将套环套在中指上,中间编一块巴掌大的椭圆形乌梯,用来放石块、土块,末端用羊毛做鞭梢。

这东西既可以军用,又是牧民们驱赶牛羊的利器。

如果要赶牛羊,用手捏住乌朵两端,乌梯内放上石子或土块,提鞭挥抡,然后放开一端,石子便飞到几十丈以至一、二百丈远外,使头畜转换方向。

牧民使用乌朵的本领高强,有的人打百余丈远的距离,可以百发百中,所以乌朵不仅用以赶牲口,而且用来驱赶野兽。

至于吐蕃军中高手,数十丈内,射鸟雀之眼,弹无虚发。”

牛仙客不厌其烦的给方重勇解释,一点高官的架子都没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