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百六十六章 燃眉之急(2 / 3)

他的各部各个衙门都有类似的情况,有些有识之士流落民间,朝廷特意去征辟他们,可他们却不愿意来说宁死不做我永乐朝的官,哼!”

姚广孝沉吟片刻,而后说道:“殿下,还记得建文二年朝廷打开科举吗?老衲记得当时北平有几名学子赶着去进京考试,结果被北平的守军拦了下来,还把其中一名学子的辛辛苦苦手抄的书扔在地上,踩脏了。”

“那时殿下正好巡视城防路过,便呵斥了那名守军,问他知道一个学子抄出这样的书有多么不容易,然后陛下让人去燕王府给这位学子又拿了一本书,最后您下令城门打开,让这些学子进京赶考。”

“这一招真是高明啊,从那个时候老衲就坚信陛下一定会成功,因为陛下有容人之量,陛下说他们考的是大明的科举,有什么不能去?此一举,不光是狠狠的抽了建文的脸,建文为了体现公平性,还必须要在北平学子中挑选两个让他们通过。”

“陛下,虽然此一时彼一时,但这件事已然在天下学子之间传开了,陛下何不重开科举?朝廷现在虽然百废待兴,事情繁琐复杂,但好在日渐兴隆,这些百姓们未必看得到,但这些学子们却是能清楚的感知到,就算是他们更喜欢建文,不喜欢陛下,可现在已经是永乐朝了,他们若是不愿意来永乐朝当官。那数十年寒窗苦读就只能化为一江春水。”

“请陛下相信大多数的学子并没有那么食古不化,他们不会为了追求什么所谓的风骨,而致自己数十年的努力致自己的家人与不顾他们是会来的。”

永乐听了之后,心里忒不是个滋味:“文人最重要的就是风骨,没有风骨朕要他们干什么?”

姚广孝听了之后苦笑一声:“陛下,当初老衲就建议陛下不要杀方孝儒,杀了方孝儒就等同于杀了大明天下的文脉,如今已初现端倪,目前朝里的那些位大臣,绝大多数都是建文朝留下来的,包括太子殿下举荐三杨和解缙。”

“永乐朝开办科举,老衲敢说十年之内绝不会有大才出现,目前只能是解燃眉之急。”

朱棣长出一口气。

“燃眉之急就燃眉之急,朕从不后悔杀了方孝儒,要是再重来一次,朕还会杀他。”

姚广孝是一向了解朱棣的,朱棣现在绝对不会后悔,也许等到过了几年,甚至十几年当陛下后知后觉之时才能反应过来。

皇帝从不后悔。

……

东厂某书房之内,牛福正带着手下的番子一件一件的核对锦衣卫的留案,结果发现锦衣卫的留案不能说滴水不漏,也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