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四章 三年之约(2 / 3)

为了咱大明的基业,没有一点私心啊!这要是解决咱大明吃饱饭的问题,那可以说比得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那您说,要是没有朝廷支持儿子,就算是把这粮食弄出来了,到时候史官们能把这笔功绩记在朝廷身上吗?”

“能把这一笔功绩记在父皇和太孙的身上吗?不能啊,他们一定会实事求是的在史记上写是儿子一个人的功劳,到时候您也不希望看到这种事情发生吧?”

朱元璋一听也急了,脱鞋就要接着实行家法。

“你这臭小子皮又痒了是吧?”

这就是朱松的应对之法,他这话说出来,朱元璋一定生气,但是其实真正能够决定的也不在朱元璋,而在朱允炆。

超过唐太宗的贞观之治,这种话放到哪个帝王身上都很难不幻想一番,尤其像朱允炆这种储君。

朱允炆眼珠子一转,便对朱元璋劝道。

“皇祖父,孙儿觉得二十叔说的不无道理啊,辽东现在就算再怎么富庶,可到底比不了咱大明一国之力!”

“而且咱大明藩王众多,若是其他叔叔也有这种奇思妙想,能够助我大明的好办法,却因为太过优秀而失去朝廷的支持,我想那些叔叔们为了自己的好处恐怕也不愿意去实行了!”

朱元璋听了之后,觉得朱允炆说的有道理,把鞋子又重新扔到了地上,穿了起来。

“那你说这小子骗了咱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朱允炆摇了摇头。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自然是不能过去,不管是为了皇祖父还是为了二十叔,这件事情总要给百官们一个交代,给百姓们一个交代,甚至于要让其他的藩王们看看爷爷的反应。”

“这样吧,爷爷不妨下旨斥责二十叔一番,然后五到十年之内,朝廷不发俸禄给二十叔,等到年限过去之后,朝廷再重新发放也不迟!”

朱松听了朱允炆的话,立马也提起了警惕,自己也把朱允炆想的简单了。

是啊,就算是朱允炆的能力、胆识、见识都不如四哥燕王。

可他到底还是大明的皇太孙,是大哥朱标的儿子,是洪武皇帝的亲孙子,这点政治头脑和嗅觉它还是具有的。

五到十年,朱元璋现在的身体看似硬朗,但恐怕也活不了多少年了,五到十年实在太长,朱元璋一定会在这些年时间内驾崩。

如此一来,朝廷是否以后继续给韩王发放奉银给辽东发放粮食,这种事就完全掌握在了朱允炆的手里。

若自己想要朝廷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