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五章 六道轮回!悟轮回道!(2 / 3)

极道天子记 皓月邪神 2353 字 2021-06-15

纪那样长,所以在谈论“六道”的时候,往往享乐和受苦的时间是以“劫”为单位的——这只是主观的感受,在客观上,可能他不过是做了短短几分钟的梦而已,而后按照佛家的说法,就在合适的时候转生、往生。

任何一个人,不可能永久地做好梦,也不可能永久地作噩梦,这很好理解,因为能量是在运动的,阴阳是在相互转化的。一个生前修炼的人,一个行善积德的人,一个好人,也许能够一时往生“天道”,但没有谁能够保证这种在“天道”享乐的时间的长短。佛经中的“魔王”就是这么一个享受极乐、而且无比悠久的存在的代名词,它的享乐的时间,好像是永恒永恒,它看不到结束,所以它会去引领其他生命存在走向它的极乐道路,它是善意的,也具备一定的智慧,但它不是佛陀那样彻悟的,它会引领一部分人修炼往生天道,但无法引导他们走向觉悟。

而佛祖看透了整个宇宙“六道”的幻梦,了悟无论是什么样的生命,都不可能在“六道”中享受到永恒,在无尽的时间过后(可能实际并不长,但主观感受很长很长),还是会在其中轮回不息,因此,佛陀提出了“解脱成佛”的观点,从“六道轮回”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一个自由自在的存在,这个存在称为“佛”。能够从轮回中解脱出来的存在,也就是从这个“六道”的梦境中觉醒的人,被称为觉悟者、觉醒者,这也就是“佛”的意思。

解脱轮回,并不是有个实际的某个实实在在的地方跳出去,因为“六道”其实并不是真实客观存在的,因此所谓的“跳出六道”,并不是真有个地方,让人脱离了出去、逃避开去。所谓的解脱,是觉醒。一个彻底觉醒的人,跟这个梦中世界就完全脱离了关系,这就是“涅槃”,涅槃不是死亡,而是生命的彻底觉醒。还有一种觉醒,已经可以醒来,但还是遵循自己的愿力,保持在梦中一段时间,这些人称为“菩萨”,因此,《金刚经》才会说,什么是菩萨呢?菩萨应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行于布施——为什么呢?因为菩萨的心必须保持在觉醒中,而觉醒的状态,就没有梦境,没有所谓的你、我、他、和时间的变化,没有这种证悟就不算菩萨。

佛祖总结了解脱六道的方法,就是“空”,“无我”,当一个人跳出狭隘的自我观念的时候,就会观察到整个梦境,从而觉醒。当你还是狭小的个人,你只会体验到梦境的喜怒哀乐愁,在“六道”中不断演化着贪嗔痴,不断执着和恐惧,就无法脱离“六道”的轮回。

道家的“天人合一”、“无为”,其实跟佛家有个共同的结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