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不好的人一脸懵逼,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却听那有亲戚在天工院的人道:
“如今趁着咱强不赶紧打仗,把周围的土地都拿到自己手里,难不成还要等到咱弱的时候,周围的人从咱这里抢土地吗?
你想想,你家这两年都生了几个孩子了?”
提出异议之人不解道:“三个啊!怎么了?”
“好!那我就按三个给你算!”
那问他之人掰着手指头道:“你看哈,按照朝廷现在的规矩,每个男丁可以领取到十亩地,作为永业田,只不过不能买卖,田地是归朝廷的只是朝廷给你种。
如今你分了十亩,你三个儿子以后分三十亩,这都还好。
但你有没有想过以后等你的儿子也生了儿子,你有了孙子之后,你孙子也要分地,如果一个儿子只有一个孙子,那还没什么。
但是万一你一个儿子有三个孙子呢?
那朝廷是不是就要一次性给你们分90亩田?
你想想这才是你一家而已,从爷爷到孙子就已经130亩田。
那其他人家又有多少?
你们县的土地够分吗?”
被询问之人愣了愣,快速掰了一下手指头,随即挠着后脑勺摇摇头道:“不够!”
询问之人点点头继续道:“那到时候又该怎么办呢?难道你孙子就不分田了吗?”
“那不行!凭啥不给俺孙子分!?”
被询问的百姓顿时急了。
询问的百姓摊了摊手:“你看,你不乐意吧?
县里的田地就那么多,但是咱大宋的人口如今是一年多过一年。
就在目前的田地迟早会有不够分的时候。
那到了那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
陛下想出来一个办法,那就是继续开展扩土,只要我们打下的底盘够大,那我们的子孙后代就还有田分!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陛下老是要打仗了吧?这账不是为了陛下打
的,这是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打的!
要是你不打仗,他不打仗,那子孙后代的田地从哪里来?你能变出来吗?显然是不行的!”
被询问的那百姓沉默了,其他周围围观的百姓也都纷纷沉默了下来,静静的思考起来这其中的因果关系。
良久,被询问之人,重重点头,随即道:“没错,我们要给子孙后代打下更多的土地,这样他们才有地分,陛下做的没错!咱要打仗!
要把所有能够种地的土地全部都纳入我大宋的国境,给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