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背后又站着平国公府,财力、人手都不缺。又是知政户部,不断的笼络人心。单论眼下的局面,两人其实是旗鼓相当。”
“大皇兄虽然知政吏部、兵部,看似占了先机,可没有母族,只靠着王府的那些长史和门客是不够的。更何况这两个部门太过重要,想要伸手很难。”
“二皇兄能在户部笼络人心,那是因为父皇现在缺钱!他背后的平国公府有钱,可以为了他不断的砸钱进去。等到天灾人祸过去了,呵呵.......”
不得不说,雍和帝这一招的确是有点损.......
一开始二皇子吴王楚秩心仪的是去兵部知政,毕竟平国公府权柄不小,他舅舅又是城外三千营的提督。
边关还有不少将领是出自平国公府的提携,朝中也有话语权不小的中平武勋。
只要去了兵部,有平国公府牵头中平一脉支持,他很快就能取得很大的支持和权利。
这中平一脉就是太上皇时期抬起来的功勋集团,用来打压开国一脉。
平国公府就和贾家的荣国府一样,分别是开国一脉和中平一脉的领头羊。
可惜,雍和帝哪里会如楚秩的心愿?
直接让他知政户部,这户部说重要肯定是重要的。
但要是说不重要吧,也的确是比不上礼部和兵部。
大部分朝臣都以为这是雍和帝对大皇子楚秀的偏爱,但也有少部分看明白了。
平国公府也一样看的透彻,可即便如此又能如何?
为了楚秩将来能成为大乾的皇帝,掏银子就掏银子吧!
可以说这些年平国公府的家底都快被雍和帝给算计空了........
楚稷继续掰着手指头算道:
“老三整日在礼部和那些酸儒腐儒谈天论地,吟诗作对。老五在刑部不断的发展自己的小圈子。如今我出现在工部,他们俩绝对是要拉拢我,而非是打破原有的平衡。”
元春蹙着眉思索楚稷的话,疑问道:
“可殿下是要高调争储的,若不然对朝堂上的大臣没有半点的吸引力。到那个时候会不会引得瑞王(大皇子)和吴王(二皇子)联手打压?”
楚稷拉着她的手亲了一下,羞得元春整个人都激灵了一下。
她已经习惯楚稷时不时的占一点便宜了,好在没有太过分的事情发生。
她也知道自己是逃不得的,毕竟知道楚稷的事情太多了,以楚稷的心思即便出宫立府也会想办法带着她。
果不其然,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