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以正武成道,可奠定文学武治的基础。”
虽然知道夫子说的很有道理。
可人族气运成在圣人手中。
想要拿回来,谈何容易。
闻仲只当是一个设想。
可他还是会尽力,帮殷商、帮大王跳出这场大劫。
寿仙宫之中。
帝辛召集亚相比干、微子启、商容、梅伯、赵启、闻仲、黄飞虎这些贤臣前来议政。
谈论的事情也很简单。
如今还没有到诸子百家的时代。
帝辛大兴科举兴的文道,其实就是变种的儒道文化。
可现在已经是神仙打架的时代,再加上夫子的指点,让帝辛有了开启大商文脉的想法。
大商书生都能修行浩然之气,有可能一朝明悟、直入天人。
要是能出几个儒道至圣,武道通神,到时候他姬昌拿什么来跟自己干架。
这一场议政足足持续了七天七夜。
熬不住了就在寿仙宫之中席地而睡。
吃喝拉撒都在寿仙宫当中解决。
经过七天七夜的打磨,终于临时编撰出一本浩然经、武生经。
浩然经,并不是长生和超脱,而是在于内心道德的追求和外在功业的达成,也就是实现所谓的“治国齐家平天下”。
修炼所获得的力量,是平天下的手段;修炼的过程,是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和学识眼界的手段。
胸中一口浩然气,可移山填海,斩神诛仙。
武生经,也不是圣人老子昔日布下的金丹大道,区别于玄门、空门乃至魔门。
武者以气血为主,打磨肉身,坚定意志,则能鬼妖不侵,神魔不犯。
就在这两本书出世之后。
朝歌城之中,万千气象轰然显化。
一道道祥和的神光汇聚在寿仙宫之中。
在场的老臣,一个个感觉到精神焕发,所有的疲累都一扫而空。
特别是商容,腰疼之疾竟已痊愈,举手投足之间,竟多了几分老成持重的深邃味道。
这一刻,他们才知道,他们今日做的,乃是奠定人道圣途的基业。
得到的,是人族天地功德的馈赠。
帝辛知道。
这最为关键的一步,要踏出了。
朝歌城之中。
帝辛亲下谕旨。
“即日起,九州境内建造的所有寺庙,统设为武庙、文庙。”
“尚武者,定气血资质,得武庙名额,可得朝廷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