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人阶层的胜利,足够启迪中华庞大的工人,农民等百姓的思想,让他们清醒而非沉沦!
尽管快要下雨了,蔡元培依旧没走,依旧在激情昂扬的演讲着。
他在等,等觉醒的这些人,一起来为中华找路!
金榜出现文字。
【随着一战的结束,挥舞旗帜的人逐渐越来越多,年月日,李大钊接连针对第一世界大战,发表了新的文章,举起无产的旗帜】
画面展开。
此刻,京大在京城最大广场举行演讲大会。
李大钊踏上了演讲台。
“民主主义劳工主义既然占了胜利,今后世界的人人都成了庶民,也就都成了工人。我们对于这等世界的新潮流,应该有几个觉悟:第一,须知一个新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
李大钊依旧坚定处于思想启蒙的过程中,尽力还原本质上的政治意识。
这一刻,他看着台下那些车夫,力工,甚至各个商铺的伙计眼睛逐渐亮起来,高举起拳头。
那是他第一次在这些麻木的最底层民众眼里,看到光。
回到家后,书房里,李大钊胸腔的热血不断沸腾,他提着笔,想象着那些最底层,最麻木的中华同胞眼里的光和自信。
知道那就是中华崛起之希望!
于是他提笔,斗志昂扬。
“年,沙俄的革命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里变动的征兆......”
画面转动。
现在。
新青年编辑部。
手指伤已经好了,赵世炎主办的《工读》也如火如荼。
他索性将自己关在小房间中,废寝忘食的提笔。
一战的结束,意味着全世界一个崭新的阶层出现。
他们不是君主立宪,不是国会议员,他们代表的,才是这个世界上人数最多,基础最庞大的群体!
他要将这个最公道,最平等,无军阀、财阀,无种族界、国界经济上固然好,道德上尤其好的社会制度,剖开来放到如今的中华。
“必须让所有人都看到,现在中华已经有了一条全新的未知的道路。”
文章在工读上发表后,赵世炎甚至没有任何犹豫,直接亲自走上了街头。
他高举着横幅,向跟在他身边的每一个学生讲述。
“社会主义,才是真正能够实现民主,平等的社会制度,也是符合如今中华现状,并在世界上有过明证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