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34章 蒸蒸日上(2 / 3)

旧金山往事 陶良辰 2061 字 2021-06-15

微末? 经历过生活的苦难。

他们一旦遇到机会? 总会拼尽全力死死抓住......

-------------------------------------

旧金山联合贸易公司,顺利搭建起个框架。

除了被强行放假的罗杰,另外又新招募一批员工,包括在其他公司有管理经验的白人大卫·林奇先生? 以及来自于港城的徐伟? 英文名叫杰克。

每个月人员工资开销不菲,钱花出去了,效果立竿见影,好处在于不必事事都由陈林芝亲力亲为,随着业务流程被总结出来? 跨国贸易事业初步走上正轨。

陈林芝回到旧金山之后,找人开会商量自主创建品牌? 也就是暂时敲定的“MOM”品牌。

计划为自己设计、定制,在华夏内地寻找合适的工厂代工生产? 随后销往欧美市场,借助品牌化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属于独立于现有外贸生意? 却又紧密联合的一门新生意? 总部暂定在港城? 借助当地的经济自由港地位,能省下一大笔税款。

终于有了点开会的样子。

港城移民徐伟,建议也可以在内地自产自销一部分,这和陈林芝的想法不谋而合,近两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一批港城生意人开始盯上内地的庞大市场需求,白人高管们不清楚这点,最近刚拿到绿卡的徐伟听说过。

小生意红红火火。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推销员们开始有经验。

一位新员工接连跑了几家加州本地的服装加工厂,成功找到一笔代加工订单,生产万圣节、圣诞节所需要的服装饰品,包括圣诞帽、红色白边的装饰袜。

老板手头有资源,而且不管自家工厂员工们的死活,当发现将订单交给旧金山联合贸易公司代为加工,所需要的成本远远低于自己生产,二话没说先抛出一份价值三十多万美金的合作协议,委托陈林芝这边帮忙加工。

掌握低价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正凸显出来,许多人还不清楚华夏开放的消息,更没有门路找到靠谱的代加工工厂。

在这八十年代,美国境内存在大量轻型加工厂,解决了众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陈林芝想做的,正是从他们手里夺过订单,为商人们创造最大化利益的同时,自己也从中捞些油水。

顾客们获得好处,商人们多挣到利润,顺带还帮助苦于没订单可做的同胞们,拿到梦寐以求的外贸订单。

这样的生意,能壮大起来挺正常,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