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章 筹谋千秋业(1 / 6)

血淬中华 大风 5149 字 2021-06-06

?. 由于以西太后慈禧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从中阻挠作梗,都察院最终也没有收下康有为起草的这份儿《上皇帝书》。

未时末,已经在炎炎烈日下苦等了三个多时辰、且水米未进的十八省举子们,在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带领下,怀着愤懑失望的心情开始撤离都察院。围观的路人、百姓在支持和同情之余,也不情愿地慢慢散了开去。

跟随着已经筋疲力尽、互相搀扶着向宣武门走的举子们,冯华他们几人的心情也是极为复杂,各不相同。李九杲、贺菱和龚芳由于亲自参加了在辽东的对日作战,心中对《马关条约》的签订比这些举子们还要感到更加的激愤与屈辱。经过义勇军全体将士的浴血拼杀,眼见着辽东的战局正在向着非常有利于大清的方向变化,战胜小鬼子也已经成为了可能,可是朝廷却一心停战求和、苟且偷安,如今更是要割地赔款受此奇耻大辱,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因为亲身感受到了民众蕴含的巨大力量,冯华此刻也是百感交集,不由得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之中。对中国近现代史比较熟悉的他,当然知道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不断进步的主要力量。可是知道归知道,并没有亲身经历过类似运动的冯华,仍然禁不住为这些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爆发出来的巨大力量和**所感染,心中更对自己的过分理智和谨小慎微提出了一丝怀疑:虽然顽固守旧势力还异常强大,进行大变革的条件也不成熟,但是民心难道真的不可一用吗?

北京的城区格局基本形成于明代,城分为紫禁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其中内城的“前三门”,即祟文门、正阳门和宣武门外尤其繁华热闹。正阳门即前门外一带店铺林立,商众云集,摩肩接踵,喧嚣交易,是清代北京最繁华的闹市区;崇文门设有税关,门内往西有会同四译馆;宣武门外则聚集着许多的会馆,当然最著名的菜市口刑场也在那里。当时士子常出入宣武门,商人多出入崇文门,官员上下朝多进出正阳门。

“大家快闪开,马惊了!”举子们的队伍刚刚走出宣武门,来到菜市口,前面的人群中忽然产生了一阵混乱。还没等众人反映过来,只见一匹惊马拉着一车杂货正飞速地向着城门洞方向奔来。冯华刚想往边儿上躲闪,却猛然发现走在自己前面的贺菱好像对这个意外的变故丝毫也没有做出反映,顾不上多想,他一个箭步向着贺菱扑了过去。冯华与贺菱之间的距离只有三四步远,可是迅若奔雷的惊马却已经快到了贺菱的近前,时间有些来不及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路边一个身材瘦小的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