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他们荀家只会比他们更强!
戏志才作为御史丞,倒是没有太过关心这些,见荀家叔侄弥合了分歧,便起身离开。
钟繇也觉得应当给他们单独相处的空间,跟着告辞。
荀家叔侄隐约有了隔阂,但面上都没有露,平平静静的相互交谈,对‘施政纲要’叙说着想法。
当天夜里,户曹,吏曹灯火通明,朝野众多人物来来去去,对新丞相的‘施政纲要’进行建言献策,查漏补缺。
第二天一早,新鲜出炉的‘施政纲要’,便出现在刘辩的案桌上。
“看来,还得给他们压力。”
刘辩一边喝着茶,一边翻开厚厚的‘施政纲要’。
前面基本上没有大变化,刘辩在寻找他想要的内容。
果然,在‘新政’中的‘清丈田亩’、‘户丁登记’后面,用一句‘田亩失衡,厄需整顿’阴晦提点。
刘辩暗自点头,道:“颁旨吧。”
不远处的潘隐上前一步,道:“是。”
说着,转身出去。
刘辩审视着这份‘施政纲要’,神色沉吟。
朝廷基本完成了换代,唯独缺一块——立储。
刘辩对于这件事态度坚决,不会过早立储。
但‘颍川党’做了让步,他这个皇帝也得有所回馈。
刘辩思虑良久,忽然微笑着抬头,看向不远处小桌上,认真书写的卢毓,道:“卢毓,朕将绍儿,寄养在你家里怎么样?”
卢毓一怔,旋即抬手道:“陛下,臣家无长辈,恐对殿下照顾不周。”
刘辩看着卢毓,轻轻点头,道:“随口一说。”
如果卢植在世,确实是个选择。
刘辩环顾朝野,好像也没有合适的,摆了摆手,道:“随口一说,忙你的。”
卢毓盯了刘辩一会儿,这才收回目光,继续书写。
皇子寄养在民间,在大汉朝也是有传统的。
表面上是‘为了养活’,实际上,也未尝没有让皇子躲避宫内争斗,以作保护的目的。
刘辩自身就曾寄养在史姓道人家,人称‘史侯’。
有刘辩在前,要是将刘绍寄养在宫外,便有了‘不言自明’的味道。
不过,似乎没有什么好的选择。
咚咚咚
突然间,门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
潘隐急匆匆跑进来,道:“陛下,朱使君,没了。”
刘辩眉头一挑,神情陡然落寞,默默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