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道:“齐云济与以前在朝廷时判若两人,可见其隐藏之深,心机叵测难以掌控,隐患很大,钟振骅长期掌一方军政大权,前段时间居然敢向殿下要蜀王称号,可见其野心不小,若他们主动投降倒还好,不然就应趁势攻灭他们,没有太大必要与他们谈条件。”
林建岳没有说话,褚青没有参与过全面大事则是不敢说话。
刘秉云见状便接着说道:“齐云济心思深沉不可小觑,齐钟合流兵力强大,若要打他就需从中原调兵,现在时机不对,暂时留夔州路在那里作为抵御西军的屏障也好。殿下,现在的问题是要预防齐云济他们和蜀地勾结,如果那样的话就有危险了,建议调江南部分兵力至京湖路驻防,统一由吴毅管辖并整训。”
林建岳点点头:“曹枢密已派曹胜领数万部队至潭州,加上镇南军已有近二十万兵力,江南咱们初来乍到,目前还是以稳固自身为主。褚经略,你在淮西干得不错,民生稳固,现命你为京湖路安抚史,淮西可暂交于李商歆李先生代管。”
江南虽说已在明面上臣服于自己,但若从中原派人来管他们,政策上再有大的变化,会给江南的士绅们造成极大的疑虑和不安,褚青是已经经过考验的,完全可以执行自己的想法策略,可以放心使用,也容易被江南的人所接受,林建岳知道这些人一旦联合起来反抗威力不小,自己下一步的政策就执行不下去了。
打仗林建岳自认为还行,搞内政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关键是如何用人及确定大的方向原则。
中原、江南,汉地的核心之地已在掌握,中央政府机构也到了必须成立的时候,光用刘秉云他们这一批人肯定是不妥的,也不了解全面的情况,以王圭为代表的江南士族必须用好,还必须重用。
想到这里,林建岳笑着对刘秉云说道:“我再待几日就去扬州了,李褚二位先生各自回属地,刘先生还是跟着我去见见王老相公,多交流一下,看怎么来统一管理中原江南,制定新的发展政策。”
刘秉云明白林建岳的意思,虽然林建岳戏称他为宰相不少次了,但他现在还当不了宰相,与王圭交流是什么意思?就是给他时间了解江南,给他时间提高能力掌控全局。
刘秉云笑道:“控制了长江就是方便,我可比不了殿下,骑马辗转千里轻松自如,从洞庭湖可沿水路长驱直下,坐船可就舒服多了。殿下,我倒希望早日见到王老相公,商量讨教一下物资集散问题,扬州到徐州的运河已疏通,不过徐州到开封的运河水路还差不少,估计至少还需要一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