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大钟问世(2 / 3)

藏国 高月 2425 字 2024-04-27

注意你们二人名字,上榜了吗?」

苏惠笑道:「走吧!我们去喝一杯,坐下来慢慢说。」

科举发榜后,也算是尘埃落地,接下来就是尘归土,土归土,考上的,准备授官或者入学,落榜的,则开始收拾行李,准备打道回府了。

就在这时,长安忽然出了一件新鲜事,齐王的西南角的城头上建了一座高塔,不是眺望塔,而是一座新式计时器。

一个大圆盘分成十二格,代表着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最顶端是子时,接下来是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第2/2页)

然后时辰和时辰之间又分成八个小格,每格一刻钟,中间有一根很长的指针,它指什么时候,就是几时几刻。

这个新的计时器一出来,立刻轰动了长安,数万百姓纷纷跑来参观,还有大量士子也赶过来看长安新事物。

下面布告上有它说明,计时大钟,每天时辰,由长针指处为准,每到整点,进行敲钟报时。

更重要是,这钟是双面,南

北的民众都能看到。

这座报时钟引发的热潮立刻取代了科举,长安所有百姓都在议论。

但这座计时钟并不是唯一的一座,在齐王宫官署内也有一座同样的小钟,它比大钟要小一点,矮一点,主要是方便官员们计时。

当然,这钟大钟还会越来越多,矗立在大唐各地。

一连好几天,长安城的百姓都在谈论计时大钟,但这个计时大钟对人们的生活改变不是一下子就会起作用,它会潜移默化改变人们的生活。

首先受到影响的是东市的商人,计时大钟面对东市,以前商人都是靠太阳来估算时间,上午中午或者下午,阴天就完全靠经验了,有了大钟,商人们明显感到方便了。

李邺和一群官员站在官署的大钟前参观,李邺笑着问姚春山道:「误差有多大,试验过吗?」

「回禀殿下,我们和沙漏对比了三天,基本上一致。」

李邺点点头,又问其他官员,「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

刘晏笑道:「殿下,刚才我们几个还在说,晚上怎么办?」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李邺问姚春山道:「有没有考虑过晚上怎么看钟?」

姚春山躬身回禀殿下,「我们商议过这个问题,我们初步考虑用夜光石来解决,把夜光石镶嵌在钟针和钟盘上,夜间发光,大家一样看得清楚!」

夜光石其实就是萤石,夜晚能自己发光,最初是极为稀罕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