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17章 科举舞弊案的真相(万字章)(6 / 13)

:“没有!”

常风又问:“在会试开始前半个月,你是否见过唐寅、徐经?”

锦衣卫知道唐寅、徐经前往程府拜访的事。

锦衣卫的耳目遍及京城。像程敏政这样的三品大员,平日便有三名耳目专司监视他。

他受命会试主考后,监视的耳目增加到了八人。

锦衣卫甚至神通广大到,知道程敏政跟宠爱的小妾最后一次行房时,二人喊了几声“坏夫君”、“小浪货”。

这并不是夸张。

史书曾载,洪武年间,某位大臣遇上了烦心事,在家愁眉苦脸。

翌日早朝,太祖爷便问那大臣因何事心烦。

大臣惊讶不已:皇上竟知我有苦恼?

太祖爷随手从袖中抽出一张小相,画的正是大臣愁眉苦脸表情。

也就是说,那位大臣在家里心烦时。一双锦衣卫的眼睛正在暗处盯着他。

那缇骑还颇有兴致的提笔画了他的小相。

007一类的精英特工,不止存在于不做人的现代带英。还存在于大明锦衣卫。

程敏政没有否认:“我见过唐寅。但没见过徐经。”

常风追问:“你为何要在考前见本科考生?”

程敏政答:“简单。读书人哪个不好为人师?为人师者,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不亦乐乎!”

“唐寅才名冠绝天下。换任何一个人当主考官,也会希望在考前见一见他的风采,试一试他的学问。”

常风话锋一转:“你觉得他的学问如何?”

程敏政道:“学冠古今!我见过他后就料定,他必是本科会元。殿试必进一甲前三!”

常风喝了口茶:“你知不知道,会试结束后,杏榜公布前。唐寅曾当着鸿宾楼数百举子的面,说了一句狂言。”

“本科会元,必是我唐寅!”

程敏政答:“听说过。当世第一才子不狂,还叫第一才子嘛?唐寅有魏晋遗风,说出这样的话不稀奇。”

“我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会试.呵,恐怕唐寅把墨泼在脸上,脸滚答卷,都能进入杏榜!”

“只需七八成功力,认真些提笔作答,便能荣登杏榜之首。”

“你可知道,撕去糊名时,唐寅比第二名徐经多了十五数。比第三名多了十九数!”

会试的名次,是以五种阅卷标记算“数”多寡排定的。

圆圈为五数,三角为四数,斜杠为三数、竖杠为二数,叉没数。

殿试时,亦是这个排名规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