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下了这么一句评价,不过说归说,他的心里头却是高兴得紧,瞧瞧人家,不怪人家能够打胜仗!
再想想在宿州城里头窝着的那三个废物,刘邦立马就来了脾气,恨不得一人赏他们两个巴掌。
气了好一会儿,他又问向黄彦节:
“那虞允文如何了?”
说起这人,他这次跟着来,实在是有些巧合。
巧合得厉害。
临安城被围的消息才刚刚传出去,这人便立马动了身,还是带着那些个和尚道士道姑尼姑一起勤王,不过才走到半路,就收到了金人早已退去的消息。
如此,这小子便只身一人来了临安,沿路上又听说了当时发生的许多事情,这人一合计,很快就把皇帝的想法给猜了出来。
假冒金人、弑兄杀母,这放在平常人身上尚且是万死不足惜的事情,更何况是发生在当今的皇帝身上!
都说是‘君为臣纲’,皇帝这个做表率的人行如此之事,就不怕引起天地倒转、秩序崩坏吗?!
怀着不解与愤怒,想到自己伺候的是这么一个无德无品的暴君,虞允文可能觉得有些东西开始坍塌了,整个人都变得有些不好了。
于是,便敢在皇帝离开临安之前,拦住了天子的去路。
这本来应该是被乱棍打死,或者拿下丢给大理寺的,但这位在之前赵士程谋反的时候表现不错,刘邦便给了他一个机会。
一个询问自己的机会,毕竟能想着带人来勤王,这便是忠,能猜到自己干的事儿,这也算得上是机灵了。
一个机灵且忠心的人,是值得一个活命的机会的。
所以不管虞允文如何冒犯,如何拆穿,刘邦也没理他,把陆宰的儿子安排去了明州做知府,把这位刚正不阿的虞允文给带到了身边。
不用向他解释的,有的人只听你说了什么,有的人更在意的是你做了什么。
让他看着就好,看着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白什么又是黑,这人会明白的。
黄彦节颔首道:“仍是老样子,吃饭喝水都要人去灌,魂魄像是还没回来。”
“今日有派人去宿州吗?”
“去了,照着官家的吩咐,这些日子以来每日一个,从未敢缺。”
刘邦点了点头,他再没了别的问题,用剑鞘拍在了马臀上,朝着宿州城疾驰而去了。
另外一头,宿州城。
这城本就不大,唐太和三年的时候还曾废弃过,虽然后面又复置,但其一直声名不显,虽然苏轼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