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40章 一头小辫子还敢让咱哄(2 / 3)

,才是真的坐实了他没本事,且没有识人之明。

大皇子过来请罪。

明熙帝只道:“继续查吧。”

刘光一个寻常人,是绝没胆子也没必要在皇宫这种地方搞事情的,所以他背后还有人。

大皇子低头应下,便要告退,留下的锦衣卫指挥使王舒志犹豫了一下,还是禀道:“皇上,曾有人看到,刘光离开那一天,在四殿下府邸后门处停留了约摸两刻钟。”

明熙帝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这其实才更能证明,刘光背后有人!

这是还想顺便挑拨一下兄弟两人的关系呢!

可盖皇宫是好几年前的事了 ,那时四皇子才十二,还在念书,没出宫开府,没上朝办差,没成亲,没人手,他上哪去搞这么大的事情?

明熙帝沉吟了一下,忽然道:“你们最近,有没有听过什么流言?”

两人都迟疑了一下,王舒志咳道:“皇上是问,关于江浙官员的?”

明熙帝点了点头,道:“仁儿知道吗?”

大皇子道:“儿臣也听说了一些。”

明熙帝问:“你怎么想的?”

大皇子有点迟疑,但还是道:“儿臣认为,江浙官员虽然结党,但,也确实有能力,且人数众多,宜稳不宜动。杨显荣四人正在被清算,江浙派已受重击,余下的人也受牵扯,此时应适当安抚提拔,平稳且快速过渡,方能确保政令通达,不至于因为朝堂动荡,影响百姓……”

明熙帝深深地看着他。

仁厚吗?

他心系百姓,顾念朝臣,确实仁厚。

可,正确吗?

正确不正确,还真不好说。

虽然有珠珠的先知在,明熙帝心中已经偏向于顺应天意,立四皇子为储,可对于占嫡占长的大儿子,深心里,也实在是不愿也不忍放弃的。

可是今天,他第二次,深深感受到了这种执政理念的南辕北辙。

要知道,治国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时常需要壮士断腕。

国力有限时,没法让每一处都能正常运转,那就只能忍痛放弃一部分利益,来求得更大的回报。

如今之事也是一样。

问题的关键,从来都不是江浙派啊!!

党争是永远避免不了的,什么派全都无所谓。

江浙有什么错呢?江浙不过是有钱,生活富足,所以更有余力追求思想上的东西,会有更多人念书,文风愈来愈兴,才子愈来愈多,科举入仕的自然就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