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十四章 小师叔(3 / 4)

扬名 肉末大茄子 3572 字 2023-05-16

此时开口道。

杨明疑惑地望向华歆:“子鱼也是郑公弟子?”

他虽知道华歆,但也仅是当初为王朗做视频时有所了解,比较有限。

华歆摇了摇头,接着道:“我少时曾郑公一起拜师马融马公与陈球陈公。”

杨明一时愣住,华歆竟然还是马融和陈球的弟子?

郑玄、卢植可都已成大儒,而且年龄上少说也大了华歆一轮!

这么说来,这还是他的“师叔”了,或许前面再加上一个小字。

这个关系让他们距离拉近不少,所聊话题也多了起来。

杨明知道华歆是平原高唐人,年少时曾到雒阳求学,也是那时候拜师马融与陈球,不过不久就回了平原,在地方上为吏,这次是被东莱陈太守举了孝廉,来雒阳郎署报道。

陈球弟子,被下邳陈氏太守举了孝廉,这就很有东汉末年特色。

两人说话间已到了郎署,陆续递了文书之后,便各自报道去了。

郎官即为人才储备,自然不可能只是挂职,而是要去三公九卿各衙署历练。

要不然一个没有任何行政能力的人去了地方为长或者令,那一县很快便要乱套。

须知当初曹操可是足足当了三年郎官,才去当了雒阳北部尉。

而这些锻炼的地方之中,最好也是郎官们此时最想去的,自然是尚书台。

尚书台原本只是少府的下属部门,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合称六尚,因其在殿中主管收发文书并保管图籍,故称尚书。

后自汉武帝起,为了更好掌控朝堂,便陆续赋予主管文书,省阅奏章,传达皇命等权利,地位日益增加。

待至东汉,刘秀为了分化相权,扩大了尚书台机构,使其成为了名义上的“中朝”。

因为尚书台包括尚书令在内的所有官员秩都不高,便于皇帝控制,因此东汉的皇帝实质上都是靠它遥控外朝,它也就是东汉的实际权利中心。

所以能到那里去,便能接触到整个帝国的核心,见识到各种人和事,绝对的镀金之地。

这也是为何杨明婚礼上,王朗一介侍郎也值得杨明介绍的原因。

其次,便是侍中寺。

侍中寺去年才设立,主要负责审查尚书台文件,是刘宏认为尚书台权利过大,设立用来分化尚书台权利所用。

而且就位置而言,两者皆处于皇宫台阁之中,区别只是侍中寺位于台阁南面,更靠宫门,而尚书台位于北面,更靠近禁中,即与天子离得更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