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少马,多是牛车。
正要出发之际,忽然有人寻了上来。
“在下营陵王修,不知可否与少君同行?”来人身着锦袍,体态雄伟,眉目疏朗。
杨明听得这名字似有印象,却想不起此人经历。
这也正常,他前世虽是UP,但做视频的素材多是三国名人,不可能每一个都记得清楚。
不过有印象,对方大概也是能在青史留名之人。
而且对方自称营陵王氏。
他来青州之前,对这里的世家提前做了些了解。
北海一地世家不多,孙氏和王氏是其中翘楚。
而王氏,主支便在营陵。
所以他不仅同意,还邀对方同乘一车
结交当地豪族,对他而言并无坏处。
“还未请教少君姓名?”王修上车后面露感激之情。
“杨明。”
王修愣了一下,带着不确定的语气问道:“可是弘农杨氏?”
杨明点了点头。
王修闻言愣住,接着忽然哈哈大笑。
杨明面露疑惑之色。
王修接着叹道:“不曾想我王叔治自南阳归来,竟能与万岁亭侯同乘一车,幸哉!乐哉!”
感慨完,他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旋即拱手道:“修一时情难自已,还望少君见谅。”
杨明笑了笑示意没事。
王修说他自南阳归来,知道他被封侯倒也不算奇怪。
“少君可是要去不其山?”王修接着问道。
“叔治为何这么说?”杨明疑惑道,他求学之事并非宣扬。
“昔日郑公为少君得谶语,北海士人皆知,少君不远千里,自是为郑公而来。”王修回道。
“倒是被叔治言中了。”杨明笑着点头。
“此去不其山路途遥远,北海多河泽,若道路不熟,恐要多绕路。”王修接着说道。
“这般吗?”这倒是杨明没想到的,缣帛上的地图,也只是画个大概。
“修愿为少君引路。”王修随即毛遂自荐。
“这不会耽误叔治?”杨明颇感意外,营陵与不其山是两个方向,理论上他们只是有一段路同路。
“我本是因为流民太多,怕路上不安全才与少君结伴而行,少君不仅不弃,还邀我同乘一车,我感激不尽,若能为少君引路,当修之幸也。”王修摇头拱手道。
杨明闻言不由多看了王修几眼,这王修倒是坦诚之人。
“那就有劳叔治,待至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