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雁门到处都是鲜卑骑兵,他们更应早些赶往雁门关。
雁门关为雄关,是雁门唯一阻挡鲜卑人南下的天堑。
他们一路疾驰,在接近马邑时,看到马邑城刚刚被攻破,正有鲜卑骑兵自城门涌入。
徐晃正欲开口询问是否救援,杨明已纵马朝马邑城奔去。
城头此时仍有汉军在抵抗,在望见杨明等人出现时激动大喊道:“骑兵!是我们的骑兵!”
仅一个时辰,冲入城内尚未来得及展开的近千鲜卑骑兵,就被杨明所率别部与城内剩余守军前后夹击冲杀殆尽。
这些鲜卑骑兵至死也没明白,已被他们扫荡了一遍的雁门,又哪来这等规模的精兵。
杨明命令军士打扫战场,同时加固城门。
城内的百姓也都参与其中,并未见慌乱。
边郡善武,可见一斑。
杨明就近找到马邑县丞,询问县长所在。
他之所以选择救援马邑,除了并未在附近发现其他鲜卑骑兵,救援风险可控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补给。
马邑到雁门关尚有近百里。
这点距离平日对骑兵而言最多半日路程,但此时雁门到处鲜卑骑兵,他们连续奔波了几夜,又缺补给,野战遭遇鲜卑骑兵处境十分危险。
所以在成功救援马邑之后,他马上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补给。
“县长率全城百姓死战……已殁。”县丞咬牙握拳道。
“我大汉多忠勇之士,我当去吊唁一番。”杨明马上说道。
不管是出于要补给的目的,还是真的敬佩这样的县长,都有理由去一趟。
县丞当即领着杨明过去。
此时县长尸体刚刚入殓,其子在家中迎宾。
杨明至,躬身行礼吊唁,其子还礼。
杨明观其子相貌不凡,忽然想起一人来。
他们先前去云中也曾路过马邑,只是当时时间紧张他没来得及多想。
待出了县长家,杨明便向县丞问道:“匆匆而来,还不知县长姓名?”
“县长姓张,名忠,字伯诚。”县丞回道。
“那方才迎宾当是其子?”
“正是?”
“唤作张辽?”杨明追问道。
县丞一愣,随即摇头。
“其子名恒,尚未及冠。”县丞答道。
杨明闻言苦笑一声,他这是糊涂了,张辽此时应当还只是个八岁孩童,刚才所见少年怎么也有十三四岁。
史载张辽为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