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多申请的三百副甲胄,还有五十副是三层甲!
汉时三层甲,并不是穿戴三层铠甲,那样根本无法战斗,也并非后世锁甲、扎甲与棉甲的三层组合。
此时的三层甲,最里层为掩脖,类似背心的小型甲,可遮挡胸肩;中层为胸背甲,可遮挡前胸与后背;而最外层便是护心镜。
这样算来,胸口处防护便有了三层甲。
汉书中负三层甲冲锋,便是这个意思。
东汉之平均披甲率大概为四成左右,而他这支别部,披甲率百分百,甚至以单层甲算为百分之一百二十!
且均体型高大、弓马娴熟,并配备并州精良战马。
一番运作之后,杨明这五百兵,便是实实在在的五百精兵,绝无半点水分。
这等精兵,若遇到鲜卑骑兵,只要指挥得当,一汉抵五胡自不在话下。
在甲胄到位之后,杨明的别部便在雒阳校场开始训练。
五百精兵齐列校场,披坚执锐,尤其是那五十着三层甲之士卒,护心铜镜熠熠生辉,引得旁人一阵侧目。
杨明望着眼前场景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他并没有蔡邕那样的文采,但此时脑海中已不自觉地浮现出李贺那首唐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好男儿,自当驰骋疆场!
此时不远处,曹破石正望着校场军士,已是目瞪口呆。
作为越骑校尉,他自然可自由出入校场,今日更是受曹节之命来监视杨明所部。
之前他并不觉得杨明弄个别部能募到什么兵,不曾想才几日,杨明不仅募到了,且是这般装备精良之精兵!
他愣神之际,那五百军士已开始训练。
虽是新兵,但射箭时弦无虚发,摔跤时耐力出众,单兵素质顶级。
相比于他麾下以越人为主的越骑,竟已胜出许多。
兵源质量,太过关键。
他此时已然在庆幸先与太仆打好招呼,不然这五百兵为骑兵的话,即便到了漠北也难以下手。
一转眼,已是十余日后。
曹破石躲在校场阴暗处,吃着西瓜,看着远处训练的杨明部一脸愁容。
这五百人训练速度之快超乎想象,这才几日,结阵时已是令行禁止,进退有序。
能有如此神速,除兵源之外,士气高昂也很关键。
这些良家子,都鼓足士气要与杨明这世家新贵领袖一起,在这北伐之战中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