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队骑兵发动冲锋之后,忽都鲁也拔出弯刀,跟着后队骑兵策马冲锋。
前队呼罗珊骑兵的速度越来越快,起起落落的马蹄敲击在横街之上,如同夏日的骤雨在无情抽打着大地。
忽都鲁需要不断驱使坐骑加速,才能和穆台阿保持适当的距离。而加速中的骑兵们,依然保持着严整的两线队列。
忽都鲁身后,刚刚赶上来的马璘,拉住缰绳,等待其它北庭牙兵们跟上。
飞霜的速度不亚于大食马,但其余牙兵的坐骑在短距离冲刺上却无法和大食良驹相媲美。
由于是被王勇和杜环强拉着去如意居赴宴,因此,马璘并未携带马槊和新得的逐日弓,随身唯有一柄横刀。
方才急于追击大食探子之时,马璘也顾不得向其他人借弓箭,故而只能紧紧吊在对手后面。
他虽然作战勇猛,却并非莽撞之人,绝不会托大到独自一人去阻拦对手十余名骑兵。
望着对手齐整的两段冲锋姿态,马璘眉头紧缩。十余名大食探子,仅仅手持弯刀,便毫不犹豫地朝着阵型完整、戒备森严的西门冲去。这股悍不畏死的杀气,让他十分警惕。
西门守兵队正的应对看起来可以说是中规中矩、毫无差池。但马璘却隐约有些担心,城门的守军恐怕抵挡不住对手的冲击。
长安一行,马璘在见识了大唐帝国的灿烂辉煌的同时,也对内地军备的松散感到由衷地担忧。连扈卫宫禁的龙武军都已经缺乏了悍勇之气,内地的府兵和州县之兵就更加不堪了。和边镇年年征伐不休的百战精兵相比,内地的士卒简直就是刚刚拿起武器的农夫。
而边镇之中,也并非所有的兵卒都一样精锐。在龟兹城的时候,马璘就注意到,距离上次龟兹城被吐蕃军占领已经过了五十多年,那些长期留守城池的守军,也在缺乏外患刺激的安逸气氛中变得日益懒散。
虽然他们也常常操练,但没有经历过战场上生死搏杀的士兵,永远也无法成为真正的勇士。
庭州城更是一百多年来从未被攻克过,承平日久的守军,也不足以成为抵御风浪的中流砥柱。
而那些大食探子,必然是大食叛军最精锐的斥候。按照赛伊夫丁的说法,大食帝国从立国以来,就征伐无休,近几年更是内战激烈,这些久经杀伐的大食探子,战力决不可轻视!
故而,他焦急地挥舞着横刀,大声呼喊着后面的牙兵们。但愿在守门士兵被突破之前,能够给大食骑兵一个批亢捣虚的背冲!
在呼罗珊骑兵的扈拥下,忽都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