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既灭,朝廷直接面对的势力只剩下三家,袁绍、刘表、孙权。
刘协召集内阁五位辅政大臣与两府三司的一把手开了个御前会议,商议一下朝廷下一步如何走。
兖州、徐州、豫州大部、扬州一部,刚刚收入朝廷统治之下,需要时间治理,休养生息,大多数朝臣都倾向于暂时不要大兴刀兵,而是广蓄钱粮、积聚兵马,以朝廷现在掌控的地域之广,不用三年,便可在实力上占据绝对的优势。
所以现在急的不应该是朝廷,而是袁绍、刘表、孙权三家。
现在要防备的,反而是袁绍的进攻。
以袁绍那些谋士武将的见识,不可能看不到现在的朝廷已今非昔比。
马超的武扬军由蔡阳接掌,进驻濮阳,满宠为武昌将军,进驻东平,加上河内的徐晃,朝廷御营九军,有四军摆在了应对袁绍的方向,加上并州的高顺,可以说,朝廷将袁绍视为了主要的对手。
按照刘协的想法,是准备将后宫都迁回洛阳的,但洛阳城毁坏实在是太厉害,得亏张杨修了座张杨殿与和欢殿,大臣们才有上朝的地方,几位后妃才有栖身之所。
也不是说没有能力重建皇宫,但如今天下未平,节俭为要,能将就就先凑合,轻松便可省下数以十数万计的钱物与大量的人力,刘协当然要省了。
后宫小有小的好处,大床浪翻,罗汉堆叠,反而可以玩得更花。
前线没有大的战事,刘协在许褚的天子中军与杨妙真的禁卫军护卫下,西返长安,荀彧与诸葛亮留守洛阳,处理关东事务。
回到长安的刘协,有了不少闲暇时间,后妃们也都满了十六岁,刘协辛苦耕耘,不到三个月,伏皇后、董贵人、杜美人、小乔大乔姐妹先后有了身孕。
又过了五六个月,杨妙真马云禄甄宓等六人也有了身孕。
建安六年,刘协最大的收获,就是先后让后宫十三人有了身孕。
冬去春来,刘协面对后宫一大堆大肚子,终于忍不住对郭女王下了手。
而郭女王也不负刘协所望,让他想点到的某位名将成为现实。
这当然完全出自于刘协个人的恶趣味,不值一提。
刘协仍然将精力与注意力放在了内政上。
正月过后,刘协接连召集内阁大臣,商议农耕与吏治之事。
朝廷增设农部,专门管理农耕与行商事务,全面取消屯田制度,军队粮食由朝廷统一安排,从最近的常平仓调运,鼓励百姓与流民开荒,开荒田亩归为私产,实行免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