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很头疼。
贾诩头很痛。
刘协头疼,是因为看着贾诩上奏的关中策太过笼统,这种大而化之的问题,在执行时很容易出现问题,引发难以控制的不利后果。
贾诩头痛是,自己不过上疏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路一点想法,就被刘协大早上召来,逮住自己的奏折逐字逐句的问,不仅要问自己的想法凭何做出,具体要如何做,若是出现偏差有没有补救措施,如何补救,谁来补救,如果补救措施出现了问题,又要如何补救。
总之,短短不到一百字的奏折,硬是已经问到了午膳时间,但看样子,皇帝并没有要停下来用膳的打算。
倒是随侍在皇帝身边的贤妃杨妙真,见皇帝口水四溅了这么久,贾诩又一副跪坐不安的样子,轻咳了数声,小声提醒道:“陛下,该用午膳了。”
刘协哦了一声,对身边的小黄门吩咐道:“将午膳送到这里来,朕同元和还有贤妃边吃边聊。”
贾诩心里暗暗叫苦,脸上挤出一副比哭还要难看的笑容,向皇帝谢恩。
刘协看着贾诩,脸上尽显无奈,缓缓说道:“元和啊,我知道你不爽,不过没办法,朕输不起的,所以不能行差踏错半步,你说的先易后难,合纵连横,先灭李郭,再取马韩的策略没错,但执行起来,就凭这几句笼统的方略,万一哪个环节出了差错,那肯定是要出大问题的。”
贾诩也很无奈的道:“陛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要的,正是我不善长的,所以,陛下还需要更多的谋士才行啊。”
刘协叹了口气道:“没办法啊,朕名为大汉皇帝,但实力却是最弱的,没人看好朕啊。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要趁关东群雄混战,西凉系在关中内斗的大好时机,先将关中关西收为己用,再以关西的兵马,关中的钱粮,南可图汉中巴蜀,东可据洛阳,虎视中原,最后解决江东问题。元和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贾诩苦着脸道:“臣明白了,还望陛下容臣回去再仔细斟酌数日。”
刘协呵呵笑道:“元和的本事,朕是放心的,这样吧,朕给你三天,三天之后,朕要看到一份详细的关于解决李郭、平定关中的方略,什么时间要做成什么事情,由谁来做,所需的人财物如何保障,出现意外如何补救,都要一步一步,安排得明明白白、妥妥当当才行。”
贾诩在心里哀嚎不已,看着皇帝期许的热切目光,不得不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不过,贾诩也提出了一个条件来,赦免重用昔日董卓手下的谋士李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