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第一是处理的话,那么事后补救也是来不及的,在不能够事事亲躬的情况下,分权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事实上赵家如今也正是这样处理的,当年赵镇北亲自培养出来的那一批精英少年们,除了将近四十名成员是往武力方向发展之外,其他的成员除了那二十来个超过之上140的天才进入了研究中心之外,剩下的四十多个都被充实进了港星集团的几个分公司里去了。
几年来,赵家通过以这些商业精英为核心,初步在旗下集团公司里建立起了各自的核心决策团队,这一次的权力下放,就是给这些下属集团公司里的核心决策团队锻炼以及成长的机会,只要这些核心决策层能够成长起来,港星集团的市值哪怕是缩水三成都是值得的。
资产到了赵家这个程度,所谓的市值其实根本上已经是毫无意义了,不说港星集团本身就是许多世界性大银行的重要股东了,港星集团本身自己也有好几家大银行掌握在手里,港星投资这些年来通过金融投资赚取来的资金,实质上都已经转化成这些银行的资本了,可以这么说,港星集团永远都不需要担心会出现流动资金缺乏的现象。
也正因为这样,赵家才敢如此大手笔地把权力下放到下面去,让已经初步形成规模的新生代管理决策层得到锻炼的机会,哪怕是出现了大规模的亏损现象,也不能阻止赵家培养自己的商业嫡系的决心。
1991年1月以来,苏联的局势更加动荡起来,越来越多的成员国提出了要独立,政治上的动荡加剧了这个苏维埃联盟政权经济的恶化,原本就已经面临崩溃的苏联经济可以说已经是回天乏力了,到了1991年5月底的时候,港星集团通过苏联境内的几家银行转移到境外的财富已经超过了超过五万五千亿美元。
这五万五千亿美元财富都是通过存款以及贷款的方式转移出来的,由于在苏联国内基本上是用卢布来进行结算,所以在经济动荡带来的卢布疯狂贬值的形势下,五万五千亿美元的财富已经有至少五万亿美元落入了港星投资的口袋里,港星投资在苏联境内的银行哪怕是将存款和贷款全部一次性清还,只需要将不到五千亿美元的美金兑换成卢布就可以了。
在掌握了如此庞大的财富情况下,你说赵家还会担心名下产业的所谓市值缩水吗?就是真的缩水完了也没关系,调集一点资金注入以后很快又可以将他们拉升回来了。
让赵镇北下决心将赵镇东、赵镇南以及李婉华李嘉欣他们都从港星集团的繁忙公事里解放出来最关键的原因,其实还是叶志超他们成功地从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