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有利的事,一旦证明了行之有效,完全可以推广开来嘛,而一些保守的人就认为必须要取得上面的大多数人的统一才可以实施,这不是瞎扯蛋吗?”
赵镇北将堂叔赵临河耗费了不少心血写出来的报告拿了出来,笑着递给了朱鎔基道:“这里有份关于上海未来经济建设方面的展望报告,你看看写得怎么样?”
报告不是很长,朱鎔基花了四十分钟就看完了,发现这里面的一些想法跟自己简直就是不谋而合,于是就追问起报告是谁写出来的。
“这是我在浙江台州市当副市长的堂叔赵临河写的!怎么样朱书记,我这个堂叔在经济建设方面还是有点能力的吧?如果把他放到上海市相信很快就能够做出一番成绩来的!”
朱鎔基在官场那么多年,自然听了出来赵镇北这是提出了联盟以后的第一个要求,如果要求不能满足的话,那么所谓的联盟就将会是一个空谈而已。
不过仔细想一想,赵镇北的要求也是十分合理的,如今赵朱两家正缺少中生代的领军人物,朱家就不用说了,除了在湖南长沙有一些处级以及以下的嫡系之外,再高一层基本上是断层了。
朱鎔基也研究过赵家在内地官场上的结构分布,两个副厅一级的副市长,再加上几个县副处级跟乡科一级的官员,就算是加上朱家在湖南的势力,根本上构不成一个有影响力的政治派系。
如今两家要组成联盟,那么势必要在中生代这一个年龄层上造就出一两个领军人物来,否则就算是自己到了中央着一层次,做起事情来还是没有足够的地方影响力来呼应。
真要是那样的话,那么未来的日子里就算是自己有万般的壮志雄心,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来,也很有可能因为政治上的影响力不足而导致夭折,这真是自己想要的局面么?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朱鎔基觉得先让赵家在中生代年龄层政治力量里领军,对于朱家来说也未尝不四一件好事,以赵家庞大的经济影响力,到时候让中生代年龄层的领军人物进入中央序列的可能性是极高的,那时候想必朱家新生代的政治力量也开始在省部级这一个层次崭露头角了吧?
对于一个家最来说,维持长久的兴旺,省市县这些地方上的政治力量能后维持长盛才是最关键的!没看到港星集团在东北以及西南地区的遭遇吗?若不是赵家在经济上的能量太过于庞大的话,恐怕这一次他们只有乖乖地就范了的份吧?
心里有了定数,朱鎔基说起话来也就有了更多的把握了:“这政治上的合作就按照你的意思来办,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