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十一章 醉酒(1 / 3)

“不用不用。”

陈南摇摇头,一口闷。

“好样的!”蔡亦侬笑的很好看,三杯过后,这才肯放慢节奏:“都坐,尝尝我手艺。这是白切鸡、红烧乳鸽,广东名菜。这是佛跳墙,这叫丝雨菰云,都是厦门特色,我特意跟我妈学的。”

蔡亦侬出生于福建厦门,五岁时跟着爸妈定居香江。

广东菜、福建菜都会做一点。

“唔!”

“味道很好!”

孙俐尝了两口菜,不住夸赞。她不会做菜,对蔡亦侬的厨艺赞不绝口。

“确实好吃。”陈南就有点昧良心了。他是AH人,口味偏重,对广东、福建这边的口味很不适应。但现在又不是要跟蔡亦侬长久过日子,偶尔吃一两顿,还是能装一装忍一忍的。

这是礼貌。

而且。

他演技还不错。

“好吃就多吃点。”蔡亦侬听的欢喜,给陈南又夹了两筷子。

陈南吃的欢快,面不改色。

接下来就是边吃边聊边喝的节奏。

聊得不是工作。

多是以前的经历。

一杯杯酒下肚。

一瓶酒很快喝完,又开了第二瓶。

孙俐跟蔡亦侬聊的愈发起兴,陈南倾听为主。他年纪小、经历少,没什么可聊的。

孙俐其实也不多,她现在也才刚刚毕业,除了大一刚开学两个月就被人骗到手之外,没什么可说的。

但蔡亦侬就不一样。

……

“我大学毕业,一开始做的记者,一步步做到杂志编辑,然后才转行到影视行业,最先是做电影宣传。”

“93年的时候,我做《八仙饭店》的宣发工作,建议这部电影改名《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最终拿下了1500万票房,黄秋生就是靠这部电影得了金像奖影帝。”

“那段时间,我参与营销的电影大大小小有几十部。不过,陈南你知道吗,其实我最初最想做的,还是创作,是编剧。”

蔡亦侬忆往昔,说到这里叹了声气。

创作。

编剧。

这是她最初的梦想。

但不是每个人都像陈南这么高产、高质跟幸运。

蔡亦侬终究没能成为编剧。

因此,对能够持续且高效输出优质剧本的陈南,蔡亦侬又欣赏又羡慕又钦佩。她跟陈南碰一杯,喝了口酒又继续:“当时尔东升在拍摄《新不了情》,我拿着自己写的剧本大纲给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